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兰州新区探索重度盐碱地治理新方案 技术赋能 盐碱耕地变致富丰收田

新资讯 2025-9-12 17:30 每日甘肃 1 0

新区探索重度盐碱地治理新方案


技术赋能 盐碱耕地变致富丰收田



油葵长势好 农民展笑颜


每日甘肃网911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你看,今年这油葵长得可真好,多亏了这盐碱耕地改良的好技术,这是技术突破带来的惊喜。甘肃瑞盛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德苍摘下沉甸甸的葵花盘,轻轻一搓,一颗颗饱满的籽粒便落下。这片焕发生机的土地,正是兰州新区秦川园区2025年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的示范区。玉米、藜麦、食葵、高粱、蓖麻等耐盐碱作物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蜕变。


在兰州新区重度盐碱耕地试验区,几名农户熟练地收割着成熟的油葵,动作干净利落。大家分工明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兰州新区项目建设中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与李德苍蹲在茴香地里查看茴香长势。我们根据土壤盐碱化程度,将1万亩试验田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治理等级。李德苍指向远处的田垄介绍。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差异化治理方案:轻度区以耐盐作物筛选为主,试种了蚕豆、胡麻等经济作物;中度区应用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重点提升土壤肥力;重度区则通过生物改良+工程排盐组合拳,逐步降低土壤盐分。


试验田里,13类作物长势喜人:轻度区的蚕豆荚挂满枝头,中度区的荞麦开出粉白小花,重度区的油葵挺立着大花盘。最让人惊喜的是这片胡麻。传统观念下,人们认为胡麻不耐盐,但我们的试验品种长势喜人。李德仓介绍。不远处,农户们干劲十足地收割着胡麻、捆扎、摆放胡麻,等待后续处理。


兰州新区项目建设中心通过以种适地、以地适种,探索适合盐碱耕地的农作物品种和改良产品。同时,推广盐碱耕地改良技术模式,为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项目实施以来,兰州新区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改良措施,包括增施生物有机肥、土壤修复菌剂,以及采用膜下滴灌”“上膜下秸松土开槽等治理模式,形成了新区方案,让这片曾经贫瘠的盐碱耕地逐渐焕发生机,也为今后更大规模的盐碱耕地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记者 周靖博 文/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