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列中欧班列,如同风驰电掣的“钢铁驼队”,穿梭不息,在钢轨上勾勒出对外开放的动感线条。9月6日,平谷马坊铁路站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14天后将抵达莫斯科。这一幕,恰似古丝绸之路驼铃的现代回响。两年来,平谷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列,运输品类包含家电、服装、生活用品等,正在成为北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色名片。 图片 依托区位优势 让平谷更有国际范儿 坚定不移做实做大做强中欧班列品牌,全力打造首都物流高地,是平谷服务国家、服务首都发展的战略使命。作为京津冀的桥头堡,平谷区有着“外联内通”“近城而不进城”的区位优势。为将独特的区位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平谷区着力推进高大尚建设,特别在建设国际物流枢纽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系统性的战略布局。“锚定4000万吨运力、560万平方米规划物流库容的目标”,推进京平“H”型铁路扩能工程,推动京平综合物流枢纽成功被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建设北京最大物流仓储集群……平谷多点发力,不断夯实“服务首都的综合性物流口岸”功能定位,主动扛起了“打造首都对外开放新窗口”重要使命。 图片 注重产业联动 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的背后,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和运作模式的持续创新。平谷坚持以物流聚产业、以平台聚要素,着力打造五大特色产业集群,为中欧班列提供稳定的货源。依托中欧班列,整合“货、库、链、场”等各类资源,推动“物流+”融合发展,随着“班列+跨境电商”“班列+保税仓储”等模式落地,既提升了中欧班列的运输效率和便利化程度,也拓展了中欧班列的产业链和服务领域,助力地区发展提质增效。 图片 从首列鸣笛到常态化开行 从单一运输到“物流+”多元融合 中欧班列的每一步前行 都是平谷融入 “一带一路”建设的铿锵步伐 它不仅是平谷走向世界的金色纽带 更是首都对外开放的鲜明标识 让“一带一路”的互利共赢理念 在钢轨延伸处 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大众网记者 王冉冉 通讯员 吕晨旭 济宁报道 9月11日,2025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薇 通讯员 章冰枝 陈英 浙江交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