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产业智谷一期项目现场。沿江街道供图 历经150余天的建设,南京江北新区沿江产业智谷一期项目的8栋大楼日前实现封顶。作为市级重大项目,也是沿江街道经济发展新引擎,该项目启动以来瞄准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业态以及研发设计、数字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展招商工作。目前,园区正在与8家企业洽谈入驻事宜,预计总投资3.6亿元,拟租赁厂房面积4.2万平方米,完成了开工即去化30%的目标。 效率提升,招商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沿江街道围绕主导产业与新兴赛道全面发力,推动招商引资多点开花。取得一系列招商成果的背后,是一张覆盖全街的“精准招商网”。 沿江街道招商工作人员的手机上,各类项目线索实时更新:某新材料企业,需要高标准厂房;某无人机公司,需小型试飞空域及研发办公空间……这些信息从各个部门、社区汇聚而来,经梳理分析凝练成招商线索,为决策提供了坚实支撑。 为打通信息壁垒,沿江街道完善了“投资沿江”招商引资管理系统,现已通过系统收集项目信息181条,经审核有效项目信息94条。同时,这套系统也面向企业开放,成为“政企对接直通车”。企业不仅可以从中查看街道概况、惠企政策、载体信息,还可通过“意向商户信息登记表”一键提交需求,让政企对接更高效、更顺畅。 资源链接,“朋友圈”持续扩容 前不久,在沿江街道全民篮球联赛暨促消费活动上,“沿江优企展”成为一大亮点。街道借赛事之机“亮家底、链资源”,精准服务企业,推动重点项目。 “走出去”寻机遇,“引进来”聚资源。一方面,街道主要负责人带队赴苏州、上海、成都等地开展招商活动39次,对接优质企业与项目资源;另一方面,接待客商考察160余批次,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让客商直观感受当地营商环境与发展前景。 此外,街道还积极拓展多元化招商渠道,采用“以商招商”模式,吸引更多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今年联动民盟江苏省企业家协会、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苏州商会等资源,举办苏州招商推介会、省民盟“双招双引”对接会,对接企业、高校60余家。 增强本领,打造专业化队伍 招商引资,既要“外功”过硬,更需“内功”扎实。沿江街道每周一次的经济例会、“四大行动”例会,成为招商工作的“推进器”。各个招商小组轮流晒出工作进展,确保招商工作快速推进。 在队伍建设方面,街道坚持系统培训与“老带新”传统相结合。去年,当地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两个招商工作小组,发挥传帮带作用,从筛选项目线索到企业对接技巧,通过“共同跑项目”实战,帮助新人快速成长、积累经验。 “招商人员不能只靠一张嘴皮子,还必须成为懂产业、懂政策、懂谈判的行家里手。”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打造的“四季学堂”培训品牌就是“练兵场”,从产业知识到谈判技巧,提升团队专业战力。(陈庆玥 毛磊 罗斌) 来源:南京江北新区沿江街道 |
9月26日,雄安新区启动区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一期项目和
近日,在烟台黄渤海新区衡阳路段的施工现场,工人与各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