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浪潮中,兰州新区再传捷报。近日,随着总投资高达7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项目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兰州新区与江苏铭丰集团的携手,不仅为我省带来了高端电子铜箔、锂电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动能,更以其精准高效的驻点招商模式和政企协同的创新机制,树立了跨区域产业合作的新标杆,标志着兰州新区在打造新材料产业新高地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精准驻点 打通产业对接“最后一公里”
面对日益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态势,兰州新区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创新布局驻点招商网络。今年初,兰州新区在包括常州在内的15个重点城市布下“先手棋”,设立区域产业联络服务部,构建起联通东西的产业信息“高速通道”。
驻常州产业联络服务部如同灵敏的“前沿雷达”,在日常深耕中精准捕捉到江苏铭丰集团西进布局的战略意向。
机会稍纵即逝,新区迅速启动“专班跟进+顶格推进”机制,一套包含“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跟到底”的“四个一”闭环服务流程立即运转起来。从牵线搭桥促成高层互访,到高频互动深化彼此了解,双方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了从初次接触到签约落地的全过程,生动诠释了令人瞩目的“新区速度”与“新区诚意”。
这不仅是单一项目的成功引进,更是兰州新区驻点招商从“被动接洽”向“主动策源”转型升级的缩影。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各驻点产业联络服务部已累计拜访企业超800家,获取有效线索600余条,接待考察团158批次,推动签约重点项目20余个,实现了“驻一点、联一片、带一链”的聚合效应。
国企赋能 创新协同共筑发展“稳定器”
本次合作的一大亮点,在于兰州新区商投集团以股权投资方式深度参与。这不仅是简单的资金投入,更是“国有资本+龙头企业”协同发展新机制的大胆探索。它遵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期共赢”的市场化原则,巧妙平衡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
在这一模式下,国有资本在土地、政策等要素保障上发挥支撑作用,而龙头企业则保有主导经营权,日常管理不受干预,确保了市场主体活力的充分释放。项目建成后,其带来的税收、就业及产业链带动效益将反哺地方,形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良性循环。同时,商投集团还将在供应链、物流、产业协同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支持,让企业真正感受到“落地即安心、发展有后盾”。
生态优化 打造投资兴业西部“强磁场”
江苏铭丰集团项目的顺利落地,是兰州新区系统性重构招商生态、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的必然结果。
新区着力打通“信息获取—研判评估—精准对接—要素保障—落地护航”全流程堵点,打造独具特色的“五维一体”招商服务体系,覆盖了从信息获取到落地护航的全过程。15个驻点产业联络服务部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重点经济圈,确保信息源充沛;联合行业部门、金融机构进行专业论证,提升项目匹配度;“一对一”专班提供贴心服务,及时响应企业诉求;“周调度、月通报”、绿色通道、“拿地即开工”机制保障项目快速推进;“项目管家”制度提供手续代办、问题协调、跟踪进度等全链条服务。
这套体系配以精准的产业扶持政策,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支持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了满满的“确定性”和优质的营商环境。
此次与江苏铭丰集团的成功合作,是兰州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突破,也是西部地区深化区域协作、激发内生动力的生动实践。它充分证明,唯有突破常规、勇于创新,才能在发展竞争中赢得先机。
兰州新区将继续深化“驻点招商+国企赋能”双轮驱动战略,拓展网络,精准引进“小巨人”和产业链关键企业,推动区属国企向产业投资运营转型,锤炼专业化招商队伍,奋力将新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的福地、企业成长的沃土、创新涌动的热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西部实践中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来源丨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祁瑞龙 编辑丨窦响灵 |
9月30日,吉林省重点交通工程——松长高速公路(抚松至长
9月30日,根据2025世界粤商大会有关安排,30余名来自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