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薇 通讯员 苏志敏 梅青 潮涌杭州湾,大道贯长虹。 从云端俯瞰,一道气势恢宏的“C形交通大走廊”环抱碧波,串联起杭、嘉、湖、绍、甬、舟六城——它不仅是地理的纽带,更是长三角南翼一条流淌着机遇的“黄金经济廊道”。 向湾而兴,交通先行筑梦“世界级湾区” 面朝蔚蓝,向湾图强。环杭州湾区域,汇聚着浙江最密集的产业群与最活跃的创新因子。浙江明确提出要着力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加快建设世界级大湾区。 在这盘关乎未来的战略大棋局上,浙江交通集团作为全省交通建设发展的主力军,持续加大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切实发挥交通的“先行官”作用。 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行驶在湖杭高铁上 浙江交通集团供图 “十四五”以来,杭州湾区域铁路、公路建设规模全省领先,湖杭、杭温、沪苏湖等高铁相继通车,杭绍甬高速杭绍段、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钱江通道北接线、杭海城际铁路等都市圈“血脉”加快打通,让这里跃升为全省交通网络最密集、运行效率最高的区域。 更为瞩目的是,一道横跨海湾的“钢铁彩虹”正逐渐显形。通苏嘉甬高铁控制性工程——杭州湾跨海铁路桥,预计2027年底通车,将彻底终结湾区两岸“铁路绕行”的历史。未来,从宁波乘高铁直抵上海、苏州,时间将大幅压缩,出行幸福感将跨越式提升。 加上不久前开工建设的沪杭高铁浙江段,跨越海湾、沿岸伸长的超级工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绘长三角南翼的“时空版图”。 杭甬共舞,“双城记”奏响协同发展强音 杭州与宁波,如同环杭州湾的两颗璀璨“双子星”,因交通的巨变,共振出更为强劲的发展韵律。 杭绍甬高速 浙江交通集团供图 杭甬复线一期滨海互通夜景 浙江交通集团供图 随着杭绍甬高速杭绍段、杭甬复线宁波一期等项目通车,一条沿湾南岸铺展的“黄金走廊”已然成型。它不仅是连接双城的快车道,更串起了钱塘新区、滨海新区、前湾新区等高能级平台,激活了整个环湾产业带的生命力。同时,直连横跨钱塘江、杭州湾、甬舟海域的诸多世界级桥梁,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网络。 如今,杭绍甬高速的收官段——杭甬复线宁波三期建设正全速推进。作为宁波舟山港重要的集疏运通道,它未来将与六横大桥牵手,为“世界第一大港”畅通血脉,助推“空港+海港”两大枢纽深度融合。 一条条延伸的道路,如同跃动的经济“动脉”,为杭甬“双城记”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让协同发展的故事愈发激昂。 舟山跨海大桥群 浙江交通集团供图 跨海连岛,甬舟一体绘就海上共富新图景 千岛星罗间,长虹卧波处。曾经的舟山,困于海的阻隔;如今的舟山,因桥而兴、向海图强。 “十四五”时期,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建成通车,结束了岱山县“孤悬海外”的历史。跨海桥梁群不仅补齐了交通短板,更催生了澎湃的“大桥经济”。通过舟岱大桥、鱼山大桥,全国最大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获得坚实支撑,已累计实现工业产值超万亿元。 舟岱大桥 浙江交通集团供图 与此同时,舟岱大桥将岱山揽入长三角经济圈,使其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工业百强县,谱写了“因桥而富”的生动篇章。 而更宏大的蓝图正在展开——甬舟高速复线一期、二期和甬舟铁路工程相继开工,未来,与舟山跨海大桥一道,“两高一铁”将构建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让舟山与宁波、上海等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海上花园城市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创新突破,超级工程持续刷新纪录 在这条“C”型黄金走廊上,每一项工程都在挑战极限,每一项纪录都在彰显“交通强国”的硬核实力。 舟山大陆连岛高速公路,以74公里成就我国最长跨海高速; 杭甬复线宁波一期滨海互通,问鼎“亚洲最大海上互通”; 建设中的通苏嘉甬高铁杭州湾跨海铁路桥 浙江交通集团供图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成为世界在建长度最长高速铁路跨海大桥; 甬舟复线一期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大桥、世界主塔最高的跨海大桥; 甬舟复线二期金塘海底隧道,则以“世界最长海底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之姿,穿海而行…… 这些标志性工程,不仅是工程技术的丰碑,更是中国迈向“交通强国”的坚实脚印。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5年10月底,浙江交通集团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850.67亿元,较“十三五”增长超三成。不断延伸的路网,持续拉近的时空,正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记者最新从上海边检总站获悉,今年以来,截至目前,上海边
日前,上海机场边检站等8家单位在浦东国际机场多个点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