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这款“浙八味”如何抢抓机遇重振辉煌?宁波前湾新区开了场推进会

新资讯 2025-11-23 17:17 浙江日报 1 0

潮新闻 记者 翁云骞 通讯员 虞昌胜 郑丽莎


麦门冬长柔堪结,桐轮辗尽棠梨雪。作为浙八味中的一种经典药材,浙麦冬曾因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空间有限,陷入过发展的低谷。如今伴随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和种植、加工新科技的加持,浙麦冬正迎来重振辉煌的契机。



推进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1122日,浙江首届浙麦冬传承创新发展推进会在宁波前湾新区举行。推进会以道地·品质·未来为主题,汇聚行业智慧,共商发展大计,推动浙麦冬从传统药材向大健康产业标杆跨越。


对中药材而言,道地十分关键。作为浙麦冬核心产业,前湾新区崇寿镇独特的夜潮土与温和湿润的气候造就了麦冬颗粒饱满肥润、多糖皂苷含量高的优良品质。


我们建立了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严控农药化肥使用,浙麦冬的有效成分含量持续提升,亩产可达1.5万元//每年,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崇寿镇党委书记江维将当地麦冬产业的发展概括为四个一,即一个国字认证、一套政策支持体系、一个传承保护馆、一片种植产区。正是依托这样的产业基础,崇寿麦冬来到了破局发展的关键时期。


会上,崇寿镇制定浙麦冬产业三年发展规划(2026-2028),未来三年,该镇将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产业融合四大方向:做强种质资源,扩大种植规模,强化品牌赋能。



专家访谈。通讯员供图


现场正式划定崇寿镇相公殿村约1200亩、健民村约600亩、傅家路村约200亩的成片土地为浙麦冬一期核心产区。今后,该区域将实行标准化种植,建立产地溯源体系,确保每一株浙麦冬都源自道地、品质优异。


不仅是崇寿镇。浙江所产3年生的麦冬,因其品质上乘、疗效佳,历来为医家所推崇,因此列入著名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目前浙江全省种植面积1.2万亩,生产处于恢复发展阶段,发展机遇良多。


近年来,浙江先后出台《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关于进一步促进浙产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意见,并将中药材产业列入土特产富主导产业链群之一,大力推进产地道地化、技术生态化、产品品牌化、产业融合化、要素集聚化。


浙麦冬传承创新发展之路,是一条坚守与创新并行、传承与突破共进的转型之路。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首席专家、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副会长何伯伟看来,浙麦冬必须在坚守道地性的基础上,强化创新驱动,延伸产业链条。在高产优质品种培育、精深加工技术攻关等方面下功夫,推动药食同源深度融合,讲好浙麦冬道地故事、创新故事、文化故事。



位于浙麦冬特色产业园里的浙麦冬传承保护馆。通讯员供图


小镇崇寿,浙麦冬的新故事正不断上演。


在大学生新农人胡晶金打造的浙麦冬特色产业园里,现代化农业设备随处可见。胡晶金介绍,这两年他们先后和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加强种质资源圃建设,探索组培苗与传统育苗方式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夯实种苗培育基础,同时开发多款麦冬枸杞茶饮,市场反馈非常好。


推进会上,浙麦冬传承保护馆正式开馆。馆内设有三大区域,分别为浙麦冬展陈区、品茗区以及办公区。该馆从麦冬发展历史、道地产区、功能应用及发展历程等多维度,全面展现这味良药的非凡历程。


依托浙麦冬传承保护馆,崇寿镇还成立浙麦冬专家工作站,集结浙江大学毛碧增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李昌煜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吕龙研究员等一批在中药材育种、栽培、加工、研发领域的权威专家。聚焦品种改良、品质提升、技术推广、产品研发等关键领域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研发成果将率先于崇寿基地先种先试先推广。江维说。



浙麦冬衍生产品和文创。通讯员供图


是经典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金名片。1121日晚,崇寿镇浙麦冬文化推广日暨文化微空间启幕活动在傅家路村举行。通过设置麦冬知识走廊以及文化感知区、暖心体验区、滋味品鉴区等三大特色板块,让老百姓深入领略麦冬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悠久历史传承。


推进会现场,一批战略合作进行现场签约,若干品牌、授权也相继落地,为浙麦冬产业发展添砖加瓦。专家访谈环节,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上海中药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杨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吕龙,浙江大学教授毛碧增,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昌煜,国药控股宁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春冬等围绕浙麦冬产业高质量发展分享了各自观点。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