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得益于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行业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细胞培养基需求量为878765吨,2018年为1160589吨。我国的细胞培养基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需求,市场需求迫切要求培养基行业的产能进一步提升。 培养基行业市场的蛋糕不断扩大,摆在培养基开发从业者面前的难题则是如何打破技术桎梏,未来培养基行业的发展突破口在哪? 培养基行业的未来发展突破口 其一、提升产能,改变单纯的引进来 科技创新仍是培养基行业发展的根本之道,在目前细胞培养基企业主要依靠进口原料的现状下,合理替代进口原料,是细胞培养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以单克隆抗体产业为主的企业,要合理地替代进口原料,降低产品成本是细胞培养基企业的关键。 其二、减少使用成本 迫使制药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对于研发投入大、时间长、附加值高的生物制药企业而言,单靠生产设备和耗材的价格优势不足以替代进口产品,其中必须基于技术优势和个性化的支持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细胞培养基应该制定策略,不断为用户增值,降低成本,而不仅仅是对单克隆抗体用户,对疫苗用户也是如此。 其三、重视国内疫苗市场 今后在国内单克隆抗体产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作为细胞培养基企业,此类企业仍应关注国内疫苗市场的需求,仅针对部分市场需求业务还不完全通过细胞培养基原料的国产化,这种企业在细胞培养基生产过程中仍需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 其四、发展液体培养基定制开发 随着药物一次性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们对定制液体培养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决定了哺乳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个性化,因此需要定制和开发无血清培养基的配方,再加上药监部门的监管,目前生物制药企业更换无血清培养基的成本高,客户黏性强,而AI技术在开发定制化培养基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大湾生物的AI+培养基开发平台AlfaMedX可见一斑。 总而言之,培养基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依然是提升产能并赋能更多的价值,在满足培养基市场“量”的基础需求上,更多地提供“质”的额外价值。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商泽阳 胡杨 张小斌 4月25日,原定于今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