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集团宣布推出自营快递主打半日达、当次日达、送货上门和夜间揽收等服务,覆盖大件、中小件和微小件等全重量级包裹。迈开步子之后,菜鸟速递能否挑起担子,将面临哪些挑战? 有朋友评价: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作为后来者,时间将是菜鸟速递最大的敌人。口碑与实力,并非简单用金钱可以衡量,需要时间的深度打磨。一言以蔽之,即使钱足够用,就怕花钱的时间不够用。 参考过往经验,“自营快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官宣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诸多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菜鸟要想做好做强,势必将面临更多实际问题,结局难以预料。 菜鸟强势进军快递行业,主打自营快递,会不会“碾压”同行和对手,现在言之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其他诸多外部因素的作用和推波助澜下,菜鸟速递所面临的是一场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暗战。 有分析师表示,目前菜鸟持有申通快递25%股份,申通和菜鸟之间的合作也更加紧密。国内方面菜鸟速递的推出有望进一步放大仓配一体的服务优势,并打造全国性的网络。 但是至少从目前看,申通的资源似乎还不足以支持起和这两大巨头的竞争。 从申通2022年年报可以看出,公司自有车队累计拥有4,826 台干线车辆,干线以陆路运输为主,航空运输为补充;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汽车运输方式完成的业务重量占比为 99.79%:,通过航空运输方式完成的业务重量占比为 0.21%。 基因决定了你擅长做什么,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企业的发展状态。顺丰和京东物流经常被并列提及。因他们在时效快递方面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同时他们各自还是保留了一些平台独特性。而瞄准“高端局”的菜鸟速递,优势很明显,而要“补”的课也不少。 先说顺丰: 中高端快递深耕三十年,时效件起家,囊括了海陆空和海外资源的直营网络,参与建设的鄂州花湖机场更加是全球第四个货运航空枢纽,资源矩阵已经非常完备。 更为关键的是,顺丰的口碑有目共睹,积累了30年的投入打造的,这种先发优势所打造的行业壁垒,不仅是需要有不断的资本投入,还有经年累月所积累的品牌口碑,要超越,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顺丰还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筑高护城河。 再看京东物流: 京东最新披露的一季报也显示,京东物流在全国拥有七个区域分公司,运营超过1500个仓库,员工数量超过39万人,其中一线员工数量超过37万。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京东物流的仓储网络已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的县区,包括由其运营的1500多个仓库和由云仓生态平台上第三方业主经营的2000多个云仓。京东物流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超过3100万平方米,包括云仓生态平台上云仓的管理面积。 对比之下,不难发现,从平台服务到亲自“下场”送快递,菜鸟可能对于在它体系之内的“通达系”会产生更直接的影响,因为菜鸟正是为了补足“通达系”在服务上的短板而创生的,反而对服务中高端业务的顺丰、京东物流并没有太大影响。 现阶段来看,菜鸟CEO万霖指出的菜鸟的智慧网络是要实现四大功能,端到端可控,数智化全链路,植根中国服务世界,源于电商,匹配新业态…这些理念,实际上与顺丰、京东这些头部物流不谋而合。 面对顺丰和京东物流两大巨头,菜鸟准备怎么变革时效件市场,做到“服务更优、价格更优”,的确并不容易。 来源:快递物流见闻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商泽阳 胡杨 张小斌 4月25日,原定于今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