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承宇 通讯员 朱航晓 2025浙江农业博览会开幕首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里,人潮涌动,一股清新茶香顺着人流涌出——来自金华武义的“有机味道”,把“中国有机茶之乡”的气质,直接搬进了展馆。 今年,武义以“农韵武义·共富兴乡”为主题搭建特装馆,组织10家农业企业及特色小吃参展,从茶叶到宣莲,从食用菌到中药材,全方位展示武义农业产业发展成果与区域公用品牌形象。 一杯“武阳春雨”,喝出有机茶的底气 步入武义特装馆,温润原木色布展搭配茶器、茶旅图片,大屏滚动的万亩茶园航拍画面,瞬间将“中国有机茶之乡”的生态气息拉满。“先来杯武阳春雨再逛!”不少市民循着茶香驻足,工作人员一边冲泡针形嫩绿的茶叶,一边科普有机茶知识。 武义是全国首个正式命名的“中国有机茶之乡”,深耕该产业二十余年。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12.58万亩,茶叶电商销售额达8000万元,全产业链值达57.29亿元,带动6万余名农户增收,“一片叶子”成为山区农民的“增收叶”。 时间拉长到品牌层面,这杯茶的故事更显厚度。自区域公用品牌“武阳春雨”创立至今,已走过三十一个年头。上世纪90年代,武义整合蒋富茶、楼恒久绿茶等地方老牌,打造出兼具历史内涵与品质的“武阳春雨”,此后多次斩获“浙江省十大名茶”“中华文化名茶”称号,如今已是武义茶产业的“金名片”。 展区另一头,宣莲小站同样“圈粉” 茶香之外,武义的“莲味”同样抢眼。 “开门第一单就卖了5斤宣莲干!”在农博会现场的另一头,武义云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亮波难掩欣喜。这是他第八年参加农博会,仅一上午销售额就超五千元,其中半数来自往年结识的老顾客回购。 其展台上,传统的宣莲干、宣莲面、莲子芯等“老朋友”摆在显眼位置,一旁则是今年主打的宣莲膏、莲子脆、宣莲黑芝麻丸、莲子酥等多款新品。“农博会就像一次大型试吃会,大家边尝边提意见,我们也能据此改进配方、开发新品。”潘亮波说。 近年来,越来越多武义年轻人选择返乡深耕宣莲产业:有人守在田间优化种植技术,有人专攻精深加工,把莲子做成休闲零食、养生食品,让这份承载乡愁的“家乡味道”适配更多消费场景,走得更远。 据悉,本次农博会武义线下参展产品达80余种,从日常食材到健康产品一应俱全。只要在几个展区之间转一圈,就能尝到“武义味道”的多种层次。 全产业链发力,“三条链”托起共富图景 除了茶与莲,武义参展产品还覆盖多元健康需求:寿仙谷牌破壁灵芝孢子粉主打养生保健,骆驼九龙金花茯茶在灯光下泛着“金花”,熟溪桥梨膏、熟水桂花红茶、食用菌深加工产品等,组成了从日常食材到健康养护的“产品矩阵”。 “我们这次布展,就是想告诉大家,武义不只是会种茶、会做特产,更是在用一条条产业链,托起乡村振兴的新图景。”一位展馆工作人员介绍,围绕“三条链”,武义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足功夫,从良种选育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再到茶旅融合、农文旅一体发展,让土特产真正变成富民产业。 如今的武义茶园,不只是生产车间,也是旅游打卡地。当地依托万亩茶园等资源,开发茶旅融合线路,推出春季采茶、夏季露营、秋季茶文化体验等活动,带动一批民宿、农家乐和文创业态“长”在茶园周边,“喝一杯茶、住一晚民宿、看一场山景”,正成为不少游客的度假首选。 从数字茶园里的“智慧探头”,到农博会现场忙着加微信的合作社负责人;从一杯“武阳春雨”的清香四溢,到一盒灵芝孢子粉的口碑相传——在2025浙江农博会的舞台上,“农韵武义·共富兴乡”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幕幕正在发生的生动场景。 接下来几天,随着更多市民走进展馆、逛到展区另一头的武义展位,这座“中国有机茶之乡”也将在一杯杯茶香、一勺勺莲味里,被更多人尝进心里。 |
备受关注的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长
11月13日,由贵阳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与贵安新区投资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