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新闻 记者 李洁薇 11月27日,“首届安全物联网五常论坛暨产业赋能与协同创新大会”在杭州举行。 本次论坛以“智联万物·安全随行”为主题,汇聚了300余位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产业链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安全物联网的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与生态共建。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余杭区作为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已形成包括安全物联网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下一步将把人工智能作为余杭数字经济二次攀峰的核心引擎,推动安全物联网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在特邀报告环节,何满潮院士以《NPR超材料特性及城市高楼安全韧性提升》为题,展示了NPR新材料在建筑等工程韧性提升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主持该环节。 在签约环节,现场举行了“安全物联网产业生态共建”及“安全智能物联场景创新”两场签约仪式。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余杭大数据经营公司、珞微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签约,旨在促进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的协同。 主旨报告环节,河海大学教授朱跃龙、水利部信息中心水文情报预报中心副主任胡健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伟、东南大学教授倪振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庞海峰分别作了前沿报告,从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孪生水利、水文情报预报现代化、智慧技术赋能基础设施安全韧性、光电集成技术与芯片、韧性城市建设等多维度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 活动现场,多家企业代表分享了行业前沿动态与技术方案。例如,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辉认为,行业已迈入“传感器+AI大模型”驱动的3.0时代。通过构建多模态的智能传感器矩阵来持续生产数据,形成高质量数据集,用以训练垂直领域大模型,从而打造出具备自主诊断、决策和迭代能力的系统。 各种创新产品。主办方供图 论坛现场也展示了视觉形变仪、道路塌陷深层探测装备等创新产品。与会专家认为,物联网技术正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推动行业从监测向主动预警与智能决策演进。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AI赋能,生态协同”主题,探讨了安全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路径。 本次论坛为业界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了技术、资本与政策的对接。 |
中新网长沙11月26日电 (记者 唐小晴)当下,中国各地持续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承宇 通讯员 朱航晓 2025浙江农业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