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国家像日本对制造业那么重视,尽管日本已经是发达国家,在汽车制造,工业机器人,电子零部件等许多领域都拥有一批世界级的企业,但是日本仍在不遗余力地培育新的产业群。众所周知,日本历来坚持技术立国,尽管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不过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未受到影响。 日本电子产业曾经一度溃败,但是很快就在电子零部件产业站稳脚跟,依然掌握着电子产业的主动权;日本半导体不敌韩国和台湾地区,但是却几乎垄断了半导体材料的供应。究其原因,与日本企业在技术上的不断深入和探索有很大的关系,而近年来日本又悄悄地培育出另一个世界级产业群。
曾几何时,美国,俄罗斯还是世界航天产业的两极,不过这种局面已经逐渐被打破,最新的世界航天三强是美国,中国,还有日本。这是美国有关机构给出的评价。日本航天技术究竟如何,这里不做详细探讨,但是有一个领域,日本的确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个领域就是太空零部件产业群。 对于主要航天大国来说,太空产业基本是一个由国家或者特定机构主导的领域,而日本则完全不同,从一开始,日本就将民间企业作为主要的参与对象,因此我们看到,日本的主力运载火箭H2系列是由三菱重工和JAXA(日本宇宙开发机构)共同研制。 在通讯卫星方面,日本已经拥有一大批世界级零部件企业,NEC(日本电气)的转频器,地球传感器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50%,IHI(石川岛播磨重工)的卫星推进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0%,三菱电机生产的热管面板,锂离子电池占有率达到47%。日本企业在热交换器,固体放大器,大型镜面天线,二级液态氢罐,远地点电动机,合成孔径雷达等众多零部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太空产业主要的器件供应商。 目前在太空产业领域主要的参与企业包括三菱集团,NEC,石川岛播磨重工集团,川崎重工等。其中NEC在太空地面系统领域已经拥有40多年的历史,旗下拥有与东芝合并的NEC东芝空间系统公司,是日本第二大太空业务制造商,规模仅次于三菱重工,这家企业在东京附近拥有一座卫星制造工厂。三菱电机是日本另一个主要的卫星生产商,在太阳能电池组,锂离子电池方面拥有很强的实力。 应该来说,其它国家的航空航天技术并不比日本差,但是为什么日本企业再一次走在世界前列?这一点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类似,从外观上看,可能是中国,韩国等国制造,但是打开后,来自日本的零部件比比皆是。同样,在太空产业同样有这种趋势,日本的商业零部件正在占领各国的太空产品。 其它国家发展航天事业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作为一项事关国家荣誉的科研活动,争取更高的航天成就,就像体育比赛,需要不断打破世界纪录。而日本则赋予其更多的职能,即依靠航天活动,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像参与隼鸟小行星探测的日本企业多达数百家。显然不是纯粹为了航天事业而来,更多地希望来提升日本企业的技术实力。 三鹰光学是日本著名的光学仪器公司,利用卫星搭载的光学仪器技术,开发出了神经外科手术用的高分辨率立体显微镜。而三菱集团的旭硝子公司利用梯度功能材料技术,开发出了大容量数据通讯光纤。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通过参与日本隼鸟小行星探测活动,日本企业在电推进技术,微电子技术,液氦温区低温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获益良多。 |
财联社4月6日讯(编辑 牛占林)当地时间周六,美国全国各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以来,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