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老百姓要“吃不消”了。 据韩国统计厅公布的《8月消费者物价动向》显示,物价涨幅连续两个月刷新今年最高值。在京畿道水原市当地的一家有名的传统市场里,一个梨约合人民币20多元,涨幅高达41.2% ,一个西瓜约合人民币144元。韩国人餐桌上常见的菠菜、鸡蛋也涨势迅猛,分别同比上涨了35.5%和54.6%。 尤其最近,不少人都开始采购中秋节的食材,这物价着实让民众感觉“吃不消”了。
为啥涨价? 韩国非常重视中秋节。 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会举家团聚,还要置办祭祀祖先的茶礼桌,节前主妇们会大量备菜,这导致肉、米等祭祀食品需求量大增,价格也水涨船高。 有人算了算,以韩国一户四口之家为例,在传统市场购置食材,置办一桌中秋节日茶礼桌需要花费超过约合人民币1500元,比去年高出1.5个百分点。如果在大型超市购买食材,花费的价格则更高,整体花销较去年有所增长。 实际上,为了稳定今年中秋的物价,韩国政府比往年提前一周供应中秋旺季商品,苹果、梨、萝卜、白菜、牛肉等十余种食品的日均供应量已经增至平时的1.4倍,整体供应量比去年扩大了四分之一以上。 那么为啥这会儿物价还是上涨了这么多呢? 据分析,一方面是今年夏季韩国持续遭遇大范围极端天气,导致水果、蔬菜等农作物大幅减产;另一方面,接连暴发的禽流感以及近期韩国再次出现的非洲猪瘟疫情致使韩国超过二十万头家禽家畜死亡,鸡蛋、猪肉等供不应求,价格就被拉高了。 同时,随着持续高温后的秋季雨季延长,农产品价格短时间内很难下跌。 为了应对物价上涨的趋势,韩国政府对于最近价格涨幅较大的鸡蛋、肉类、大米等,加大进口量。同时,韩国还将增发农畜水产品优惠券,让民众能在两万多家大型超市、传统市场等场所,以最高七折的优惠价格采购食材,缓解物价带来的压力 。 不过,也有分析指出,韩国政府发放的1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15亿元)疫情补贴或将刺激物价上涨。“此次疫情补贴的发放是为刺激消费,但若在中秋节前后集中使用将对物价造成不利影响。”专家称。 今年一直涨涨涨的韩国 事实上,今年韩国的通胀势头一直很强。据韩国银行(央行)消息,以7月为基准,消费者物价已连续9个月略高于生产者物价指数。今年4月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6%,此后持续上涨,7月涨幅扩大至7.1%。 就连韩国人最爱的美食——方便面(韩国的方便面人均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一),都涨价了。 从8月1日开始,韩国知名方便面企业不倒翁食品公司(Ottogi)将包括金拉面、快餐面在内的主要方便面平均涨价约12%,这是该品牌13年来首次对方便面涨价。 8月16日起,同样知名的农心辛拉面等多款方便面也将陆续上调约7%的价格。这是农心时隔4年零8个月再次上调拉面价格。企业方面表示,涨价原因是小麦和棕榈油等主要原料的价格持续大涨,企业整体收益不断恶化。 韩媒称,辛拉面是韩国方便面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上述提及涨价的方便面品牌在韩国占据了70%的市场。当时就有评论分析指出,这次方便面行业带头涨价,预计将引发加工食品价格集体上调,成为韩国下半年物价上涨的信号。 物价上涨的同时,韩国人的收入却在下降。据韩国《中央日报》此前报道,今年4至6月,韩国家庭的月均收入为428.7万韩元,与去年同比下降0.7%;但平均消费额比去年同比增长4%,达到330.8万韩元。 对此,延世大学经济系教授成泰润认为,韩国经济复苏只在出口大企业、公共相关等部分领域出现,线下消费和内需仍然萎靡不振,收入两极化现象日益严重。韩国家庭经济困难今后将会进一步加重。 此前,为了缓解通胀压力,韩国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第一个加息的亚洲主要经济体。韩国央行行长李柱烈表示,相信加息是对国内家庭负债激增和房地产市场过热开出的药方。 不过,这张药方究竟是否对症,现在还未可知。 文 | 沈 林 综合整理自央视财经、中国新闻网等 |
财联社4月6日讯(编辑 牛占林)当地时间周六,美国全国各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以来,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