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如意 滕宇鹏 “国际会议中心是中国政府和人民馈赠的又一珍贵礼物……”今年5月31日,在项目竣工移交现场,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这样评价由中国政府援建的赞比亚国际会议中心。虽然当时身在国内,但通过视频听到赞比亚总统致辞时,周小飞仍然激动万分。作为项目建设的一分子,他负责协调前方与后方,统筹材料设备、人员调配和疫情防控等工作,确保了赞比亚国际会议中心按期交付。 赞比亚是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为帮助赞比亚顺利承办非盟峰会,助力赞比亚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经中赞双方友好协商,中方同意为赞方援建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于2020年初动工,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包含1个2500座的会议大厅、1个1000座的多功能厅及相关附属设施。 项目由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周小飞现任中江国际集团海外工程二公司副总经理,他介绍,援建赞比亚国际会议中心,施工过程中面临许多新挑战,除了工期紧、技术难度大、质量标准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给施工组织、人员调配、材料采购运输等带来极大不便。 2021年下半年,受当地疫情影响,项目现场也出现了零星疫情。得到消息后,在国内休假的周小飞火速赶往赞比亚处理疫情防控和善后事务。“疫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交叉传染和恐慌情绪的无形传播。”他向记者说,项目部组建了防疫小组,协调组织大量的医疗物资空运现场,通过邀请当地中国援助医疗队及卫健专家开设讲座、制作防疫宣传栏、防疫演习等方式开展防疫知识培训,坚持疫情“日汇报”“零报告”制度,严格开展门岗测温、卫生消毒、职工健康信息排查工作。周小飞说:“我们每天都去员工宿舍探望,与他们面对面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最终项目部很快就克服疫情影响,继续展开建设工作。 项目从开工起就面临疫情和工期的巨大考验,周小飞与同事一边组织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边紧抓工期和质量。他在带领现场留守员工、国内保障组加班加点抢工时,同时采取“专人接机、落地隔离”的方式分批次帮助数百名中国工人返岗,缓解项目人员短缺的燃眉之急。在技术攻关方面,国内保障团队成立专项小组,与设计院等研究制定各项方案,先后解决24M旋转桩施工、钢结构大跨度屋面、异型玻璃幕墙等施工环节各类难题,将绿色低碳建筑理念融入其中。 今年初,项目建设接近完成时,周小飞在赞比亚见到了一位“老朋友”。赞比亚国家工程部总建筑师Frank前来考察,握手后,很快认出了周小飞。两人都叫出了对方的名字,然后互相碰碰肩膀、拍拍后背。10年前,周小飞参与援建赞比亚一家医院,当时便与还是工程师的Frank相识。周小飞感慨:“十年时间,很多中国项目在赞比亚落地,中赞两国的信任逐步增加。” 中江国际集团在赞比亚开展业务有十几年,公司严格把控质量,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会议中心项目聘用了大量当地员工,并安排中方员工手把手传授经验,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中方员工总是耐心讲解,当地员工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周小飞笑着介绍说,有些中国员工口音比较重,但他们的外国徒弟都能听懂中国方言,“有时中国师父一个眼神,他们就能知道该做什么了。” 今年7月,在竣工交付的一个多月后,会议中心落成后顺利承办了非盟首脑会议,提升了赞比亚的国家形象和大型会展能力,成为赞比亚的一张名片。周小飞说:“中国的承诺一定会不折不扣的兑现,会议中心是中赞传统友谊精神的体现,也是坦赞铁路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 中国企业在海外慢慢做出了业绩,与友好国家建立了信任,自信心越来越强,“中国标准”也走向了世界舞台。 |
财联社4月6日讯(编辑 牛占林)当地时间周六,美国全国各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以来,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