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国内车市轰轰烈烈的新能源发展浪潮,自主品牌的扩张之路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汽车今年3月的零售份额已达62.9%,凭一己之力占据市场的“大半壁江山”。而与之相对的是,合资车企与豪华车企面对新能源大势就有点“手足无措”,市场份额那是“一缩再缩”,只能靠大幅降价来保住自己的燃油车“基本盘”,而其推出的新能源车要么性价比太低,要么存在明显的技术短板,至于说“智能化”,更是“聊胜于无”,被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远远甩在身后。 不过,从今年3月开始,这种情况在发生悄然的改变。先是广汽丰田铂智3X的热销,交付量很快破万台。随后,广汽本田P7、东风日产N7等新车的定价相当“接地气”,尤其东风日产N7,作为很多车迷口中的“电动天籁”,起价仅11.99万元,和小鹏MONA M03差不多。此外,大众则是在技术路线上“做文章”,一边推出增程SUV车型,一边又搭载华为的智驾技术,主打的就是一个“听劝”与“入乡随俗”,先讨消费者的欢心再说。总之,合资车企的新能源之路已经有点“上道了”,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且精彩。 起价不到12万 合资的大电车也能“卷” 东风日产N7刚一亮相就引发了关注,中大型轿车的身材,纯电动力,据说还配备了Momenta的智驾,业界普遍认为其合理的价格预期是15万元起步,20万元以内。不曾想,4月27日上市时,N7给出了一个11.99万元的起价,而最高价还不到15万元,可以说这个价格谁都没有想到,“让人眼镜碎了一地”! “要知道,这是一款标准的中大型纯电轿车,车长4.93米,轴距2.91米,像很多国产新能源车那样配备了智能座舱,有15.6英寸2.5K中控屏和独立的仪表屏,高配车型甚至用了高通骁龙8295芯片,智驾也都有,纯电续航最高能到625公里,再加上赫赫有名的日产大沙发,怎么看怎么划算”,业内人士刘先生表示,日产N7的定价和小鹏旗下最为热销的MONA M03差不多,关键N7比M03要大一个级别,这性价比优势太明显了。还有车迷调侃,“日产N7与轩逸经典版在同一个展厅卖,智能化天差地别,会不会让轩逸太尴尬了?”但不管怎么说,日产总算有了一台“拿得出手”的主流纯电车,对于品牌的新能源发展之路意义巨大,而据车企统计,东风日产N7上市一小时收获10138个订单。 同样在新能源上“猛醒”的还有本田。4月中旬,广汽本田筹备多年的纯电SUV P7正式上市,后驱长续航Pro版一口价19.99万元,这个定价显然更符合市场的预期。而在此之前,东风本田的“姊妹车型”S7曾定价25万元起,结果很少有人问津,就在广汽本田P7发布的同时,东风本田S7也把价格调整到了19万多元,算是本田电车的一次集体“纠偏”。 就车型本身而言,P7的外观设计很亮眼,颜值颇高,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50毫米/1930毫米/1625毫米,轴距为2930毫米,是一台标准的中型纯电SUV。该车搭载Honda CONNECT 4.0智导互联系统,内置8155芯片,支持5G网络与OTA升级;智驾方面则具备自动遥控泊车、高速领航等功能。此外,P7提供单电机后驱版和双电机四驱版,车子零至百公里加速最快仅需4.6秒。 华为智驾+增程 大众主打一个“入乡随俗”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上汽大众发布了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据悉,该车CLTC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纯电续航达350公里,展示了大众在混合动力领域的技术布局。 ID.ERA虽然被称为“概念车”,但已比较接近量产的状态,前脸采用分体式LED大灯和贯穿式发光LOGO,车侧腰线平直硬朗,配合悬浮式车顶和宽厚轮拱,凸显大气的姿态。就配置而言,其不仅有前排双联屏,还有后排娱乐屏、第二排行政座椅、副驾女王座椅等,此外还加入了基于中文大语言模型的AI智能助手与城市导航驾驶辅助(NOA)等。增程动力方面,ID.ERA则搭载了EA211 1.5T EVO发动机,采用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技术与深度米勒循环技术。总体而言,大众首款全尺寸增程SUV在产品层面更接近理想L8或L9。 与此同时,奥迪则发布了全新的A5L,这款新车承接于原款的奥迪A4L,但在技术层面有重大升级,一方面,去搭载全新的EA888 EVO5发动机(最大功率150千瓦)以及两个48V电机;另一方面,奥迪A5L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包括双激光雷达、11个摄像头等高精度感知硬件,支持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NOA辅助驾驶。 “一般说来,合资车企在汽油发动机上的技术是比较先进的,拿来做增程器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很多专家觉得增程在技术模式上不够先进,但没办法,其市场认可度就是高,感觉大众也是想开了,与其纠结技术,不如赶快打造增程产品进入市场实现盈利。另一方面,大众在智驾上也是面对现实,华为的技术就是领先,与其自己按部就班地研发,还不如在合作上一步到位更‘香’”,业内人士刘先生告诉记者。 解析:中方的力量更为重要 除了大众、日产、本田,还有很多合资品牌在近期有所动作,比如上汽通用别克正式发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而广汽丰田铂智7则在上海车展上正式亮相,同样很受关注。 总体而言,合资车企在新能源上的“反击”更贴近国内车市的“脉搏”。首先就是性价比“达标”,国内消费者不会认为合资品牌在新能源上会有“溢价”,因此,想让一款车型进入公众视野,定价要到位,要足够低,铂智3X定价10.98万元起,日产N7定价11.99万元起,销量自然就来了。第二,合资车企在以后的发展中势必要更倚重中方的力量,更倚重中国的新能源车产业链,新能源车的电气化架构与智能化装备完全可以由中方提供,而合资伙伴的重心可以放在外观设计以及底盘调校上,双方以一种更平等的模式,更紧密的姿态来“合作”,才是长久之道。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郑天钟) |
“五一”假期接近尾声, 但在两江新区汽博中心里仍然人潮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任荣)今年一季度,宝鸡市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