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反“内卷”信号升级!国常会提出规范新能源车竞争秩序 专家:我们没有“卷”的资本

新资讯 2025-7-19 11:16 每日经济新闻 1 0

据新华社消息,7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71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召开,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以及遏制内卷式竞争意义重大。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同推进下,以及中国汽车产业链相关方共同努力下,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一定会很好地解决,进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叶盛基认为。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也向记者表示,目前反内卷式竞争不仅受到产业主管部门重视,也得到了国务院层面的关注,相信无序价格战问题将得到有效管控,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秩序将逐步走向良性化。


有效控制车市无序价格竞争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前4个月,国内车市降价车型已达60多款。今年5月,价格战进一步加剧,在头部车企大范围、大幅度降价带动下,多家车企跟进效仿,降价车型达百余款之多,降价幅度最高超5万元。


在叶盛基看来,内卷式竞争是一种不公平、不规范的非正常竞争,是无底线的价格战,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来说危害极其严重。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则用情况恶劣”“问题严重来形容内卷式竞争。面对当前的内卷式竞争,相关主管部门必须采取严厉处理措施。崔东树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健 摄(资料图)


在业界看来,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新能源汽车)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即剑指当前新能源车市存在的无序价格战问题。此举可以有效控制当前车市的无序价格竞争,尤其对成本体系建立有效监控,确保新能源汽车成本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不能无限制地降低成本、降低价格。崔东树告诉记者。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铁也表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是揭露企业不合理定价行为,及时发现和预警价格异动的必要手段。


从新能源车的整体发展成熟度和成本角度来看,我们没有的理由,更没有的资本。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实施有序公平竞争、有效竞争、科学竞争。叶盛基说。


他认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是整个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头部企业、产业链相关方应该携起手来,推动产业链不平衡问题的解决,且应以坚守竞争底线为前提。


推动产业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


除要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外,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指出,要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这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在产品配置、安全、环保性能等方面缩水,从而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王铁认为。


事实上,早在6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


这既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营销的标准要求,也是遏制车市价格内卷现象的举措之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分析认为。


今年6月,17家重点汽车企业陆续发声,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被视作为推进汽车行业反对内卷式竞争迈出扎实一步。这场账期变革,是中国汽车产业建立新型供应链关系的契机,只有停止向供应商转嫁成本压力,才能真正构建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命运共同体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认为。


7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



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要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王铁认为,确保重点车企将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的承诺落实到位,是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链稳定、改善产业生态的重要一环。要着力引导行业建立长期互信的整零关系,推动产业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称,真正的竞争优势最终要依靠价值创造,需要汽车企业从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品牌文化等多维度发力。


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