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充电设施的支撑,充电问题更是新能源车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日前,能链旗下第三方充电平台快电业务版图持续增长,5月份与包括海控充电、融e充、奥特迅等在内的新能源运营商建立合作,新增超过5000根充电桩,覆盖北京、广东、上海、四川等15个省及直辖市。 从正式上线至今,快电短短三年时间,便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充电平台,覆盖超过70万根充电桩,占全国公共充电桩90%,并且还在不断增加,持续扩充和完善充电网络。 随着双碳目标路线图的落实,低碳低排放、绿色环保的能源汽车得到大力推广,充电桩的建设也成为新基建的七大建设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充电桩数量存在巨大的缺口,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成为大风口,吸引了众多运营商的入场。 然而,目前充电桩行业也存在着诸多痛点。目前,我国公共充电桩设施长期处于总体供应过剩、优质供给不足的状态,数量众多的充电桩因维护和使用不够,导致废弃、损坏现象严重。据阿尔法工场研究院去年10月底获取的数据显示,中国公共充电桩行业利用率平均只有4%左右。并且,充电桩运营商众多,市场分散,只有实现互通互联,才能让车主享受到方便、优质的体验。 通过数字化实现互联互通,快电打破了不同品牌与平台充电设备间的隔阂,新能源车主可以在快电App上,找到距离近,价格低,体验优的充电桩。快电建立“优选”机制,保证平台上都是好用的桩,避免了车主到现场充不上电的尴尬。 为了进一步满足车主需求,快电还推出了快电驿站,设有餐厅、休息室、便利店、车辆保养和卫生间等,给车主带来流畅充电体验的同时,也延伸到满足车主的多元服务。 快电构建的新能源数字化网络,不仅改善了车主充电体验,也是运营商效率增长,能源配置提升的助推器。 针对运营商缺流量,充电桩使用效率低的现状,快电通过算法和集中供给提升充电桩运营效率和能源补给效率,通过数据中台、营销方案等服务赋能运营商降本增效,还可以结合车辆热力图帮助商户选址,并通过融资租赁、预购电、资源协作等多种合作方式,赋能合作伙伴。 目前,快电合作伙伴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等2000余家新能源运营商,平台一年累计充电量高达10亿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万吨。 |
汽车及零部件等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是十堰加快冲刺经济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白昊天)上海车展期间,一汽-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