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约60厘米,木箱三面及顶部封闭,一面开放,一个看似简单的小木箱,但却在宣桥镇艺泰安邦第一居民区解决广场舞噪音矛盾中派上了大用场。 艺泰安邦居民区是一个大型居住小区,小区环境整洁清幽,超市、便利店、大药房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小区西侧的体育公园更是为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好去处。每天早晨6点半,一群阿姨就会准点聚集到体育公园内的篮球场跳广场舞。 虽然跳广场舞能锻炼身体,但轰隆嘈杂的广场舞音乐声却让居住在体育公园周边的居民苦不堪言。因此公园内广场舞锻炼引发的矛盾频频发生,物业和居委会相继收到相关投诉,希望帮忙解决问题。 对此,居委会安排居民调解员等相关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详细了解情况。原来,小区内有多个比较固定,由小区老年居民自发组建而成的广场舞团队,他们早睡早起、作息规律,对跳操、广场舞等晨间锻炼活动有着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因体育公园的篮球场与小区5期部分楼道距离相近,每天清晨轰隆的音响声对周边楼栋居民造成极大困扰。不少居民表示,自己是上班族,每天往返市区,晚上九十点才到家,入睡就更晚了,需要充足的休息,尤其在双休日更希望能多睡一会儿,可一大早又被噪音吵醒,影响休息更影响心情。 事实上,为了减少噪音影响,居民们有的在家中安装双层隔音玻璃,有的换上厚重的遮光隔音窗帘,但收效都不大。 如何既保证周边居民的正常作息,又满足小区内老年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为解决难题,居委会多次召开联勤联动会议,集思广益,从多方面寻求解决方法。 最初,尝试将广场舞活动移至体育公园网球场,但经实地走访,发现网球场也有一批较固定“粉丝”,调换场地很可能会引发新矛盾。正当难题陷入僵局时,小区调解员朱嘉祺突发奇想,能否为音响设备量身定制一个隔音箱,利用隔音箱降低噪音扩散。 于是,在小区物业的协助配合下,朱嘉祺的奇思妙招变为现实。自制隔音箱由木板订制而成,高约60厘米,木箱三面及顶部封闭,一面开放,木箱内壁贴有三四厘米厚的隔音棉。同时,箱子底部和两侧分别被安装上轮子和拉手,便于移动、携带。通过这件特殊装备,声音被定向投射到特定区域,让广场舞音乐声只能通过箱子的一面进行传播,而其他几个面的声音经吸音棉吸音后,大幅降低音量,减少对他人的影响。 上个月,小木箱开始“上岗”。实际测试显示,在相同音量的情况下,音响板后的实测值比开口处减少20%,且开口处的音量更为集中,箱子四周声音显著降低,困扰周边居民许久的广场舞噪音得到解决,僵持不下的居民关系终破冰和谐。 “别看邻里纠纷事小,但影响不小。”朱嘉祺说,很多邻里纠纷的激发激化都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有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善于观察、抓住苗头、主动作为,才能将纠纷稳妥解决,让居民们生活舒心。 |
打造消费新场景,点亮消费新活力。4月18日,“新重庆新引
刀郎“山歌响起的地方”巡回演唱会南昌站将于4月12日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