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非银行支付重要新规施行
招投标公平竞争审查新规,5月1日起实施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保密法体现出对于保密科技创新和科技防护的重视,在总则中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保密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法保护保密领域的知识产权。此次修订还明确,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应按规定检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为适应当前涉密人员管理的新特点、新要求,此次修订补充细化了涉密人员基本条件、权益保障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节约用水条例》5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对8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13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5月1日起施行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提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不得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此外,《条例》强化对器官捐献的宣传引导,进一步推动器官捐献工作;完善器官获取和分配制度,实行全流程管理;加强器官移植技术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5月1日起施行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5月1日起施行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33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明确监督管理体制。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监督管理工作。二是构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基本制度框架。明确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碳排放权交易覆盖范围以及交易产品、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重点排放单位确定,碳排放配额分配,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与核查以及碳排放配额清缴和市场交易等事项。三是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 新修订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5月1日起施行
换补发出入境证件可“全程网办”6项政策措施5月6日正式实施
社会组织名称有统一规定管理办法5月1日起施行
《社会组织名称管理办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办法》首次对社会组织名称进行统一规定。《办法》明确,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名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的,可以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词。社会组织名称中的行(事)业领域不得使用“第一”“最高”“国家级”等具有误导性的文字,但具有其他含义的除外。《办法》还对社会组织名称中使用自然人姓名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新规5月1日起施行
民政部公布《地名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26条,对《地名管理条例》进行了细化和补充,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为进一步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地名命名更名。二是地名使用。三是地名文化保护。四是监督管理。此外,《办法》对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地名的专名和通名、地名文化遗产、历史地名等概念进行了解释说明。 新版《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5月1日起实施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完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全流程工作要求。对计量技术规范的立项、制定、批准发布、实施与监督管理等各环节进行优化整合,确保新型计量技术规范及时制定并有效实施。二是明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定义和范围。将“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统一修改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并将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国家计量校准规范以及其他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全部纳入规制范围,打破传统壁垒,实现统一管理。三是推动国内国际计量技术规范协同发展。四是增强计量技术规范制度供给。规章不再统一规定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涉及的公文、表格样式,改由相关文件根据现实技术需求作出具体要求并及时调整。 《船舶检验监督管理规定》5月1日起实施
来源:中国政府网 |
近年来,重庆市大足区数字政务服务中心以“我为群众办实事
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上,竟被喷涂或张贴了各类难以清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