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烟台黄渤海新区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节约型公共机构”和“节约型机关”评价标准。结合公共机构废旧报纸、纸张等可回收物多,废弃打印机、墨盒等电子产品多的情况,近日,黄渤海新区综合执法局垃圾分类宣讲团联合机关事务处,对全区公共机构开展“垃圾分类人人会,绿色环保家家做”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讲活动,以此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切实让垃圾分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综合执法局垃圾分类负责人对前期全区开展的公共机构垃圾分类检查情况作了汇报,指出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分类垃圾桶配套不规范、垃圾混投等现象,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对于公共机构食堂的厨余垃圾,《烟台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导则》明确规定,要设置专门的密闭容器单独存放,避免混入废餐具、塑料、饮料瓶罐、废纸等不利于后续处理的杂物。同时,要求公共机构建立台账制度,记录厨余垃圾的数量和去向,并由专业机构进行回收处理,做到“日产日清”。“中环洁每天会定时上门收取我们的餐厨垃圾,另外在源头环节,我们也鼓励大家节约用餐,从根本上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阳光餐厅负责人表示。 随后,垃圾分类宣讲团从公共机构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目标意义、垃圾分类工作的五种特性、认识误区以及下一步的重点工作等方面深入细致地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职工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另外,宣讲人员还组织现场干部职工参与垃圾分类投投乐游戏,在趣味游戏中将垃圾分类知识牢记于心,既强化了大家的分类理念,又教会了大家如何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 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的严格要求,也带动了全社会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的新风尚。在各个街道辖区设立的垃圾分类屋中,醒目的宣传让居民明白垃圾要分类的意义和方法,教育引导居民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源头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养成主动分类、自觉投放的行为习惯。 (通讯员 陈文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