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西宁智慧生活是啥样

新资讯 2023-12-13 09:30 青海新闻网 12 0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刷脸进门 自动报警 线上接单线下调解


西宁智慧生活是啥样


互联网+”的风潮正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居民刷脸进小区、智慧大脑进社区、扫一扫上化解纠纷……如今,西宁市各地正试点用数字技术打通基层治理堵点,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提供了有力支撑,市民也享受到了更便捷的服务。


近日,记者走进西宁市海宏壹号E区、文亭巷社区、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体验数字技术如何让基层治理更有精度、更显温度。



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讲解中心数据平台功能。


智慧小区居民全新体验


128日,家住西宁市海宏壹号E区的李女士拎着一大堆刚买的东西回到小区。通过大门口和单元门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识别,大门立即打开。现在,刷脸就能进门,不用再取钥匙,很方便。李女士说,这是小区所在的文亭巷社区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平台建设的一个场景。


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党委书记刘翠青介绍,去年年初,小区4个大门和18个单元门的智慧门禁系统改造完成。居民们在手机上通过微信小程序智慧社区,就能将自己的人脸信息录入系统。


小区居住着1600多户居民,现在有2800多名居民用微信小程序智慧社区录入人脸信息,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增加。刘翠青说,2800余名居民不仅可以用人脸识别开门,也可以用门禁卡、手机远程操控智慧社区平台控制大门和单元门的开闭。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还方便了社区人员日常管理小区独居老人。对小区的独居老人,我们在智慧社区后台打了星标。如果这些老人每天都有刷脸信息,我们就不用特别关注。如果后台设定的5天参数内没有老人进出记录,平台会自动预警,我们收到短信后会上门查看。刘翠青说。


目前我们社区辖区只有这个小区在开展智慧社区平台试点建设。刘翠青说,小区智慧化改造正在稳步推进。据了解,去年年初,海宏壹号E区以智慧门禁改造为基础,开始逐步推进智慧社区平台建设。即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千兆基础通信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从与小区相关的物业信息、物业服务、智慧门禁服务、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


今年年初,社区在小区内安装了56个摄像头。其中,小区每个单元前各安装了两个高空抛物监测摄像头,小区各主干道上安装了十余个摄像头。如果有居民从楼上往下扔东西,摄像头可以对什么东西掉下来了、从谁家掉下来的、可能会掉哪去进行实时抓拍。如果有车辆随意停放在小区主干道上长时间占用消防通道,物业公司和社区都有权通过智慧社区平台调取视频,查看信息,并请车主尽快挪车。


前不久,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也装上了眼睛,等明年智慧社区平台更新完成,垃圾分类投放点将严格实行定时投放。如果有居民在非投放时段去扔垃圾,摄像头感应系统能捕捉到并进行语音提示;如果仍有居民乱扔垃圾,摄像头能自动抓拍取证。



海宏壹号E区居民刷脸进门。


智慧大脑进社区


如果想要参加社区活动,可以打开手机查看活动内容和时间;不想做饭,通过手机便能知晓社区爱老幸福食堂当天菜品……如今,海宏壹号E62岁的居民王琴,已经习惯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微信小程序智慧社区平台绑定起来,过上了现下流行的智能生活。王琴说,小程序上还有许多服务功能,用起来很方便。


我们会入户教居民如何使用这个平台,让居民知道它不光可以实现远程开门,还有很多其他功能。刘翠青说。


记者打开智慧社区小程序平台看到,主界面上滚动播放着近日社区社工站志愿者与居民一起开展的写书法、串珠子活动的照片。在生活缴费功能页面,小区居民可以在线缴纳物业费。点开便民电话功能,能看到小区物业及社区的服务电话,社区医生、社区民警、社区法律顾问的个人电话,居民可以使用一键呼叫联系到相关人员。


在这个平台上反映问题很方便……”家住海宏壹号E区的张茹钰常在小区群里向邻居们推荐智慧社区平台。前段时间,张茹钰发现,她所居住的单元楼大厅内,公示栏破损。随后,她通过该平台物业报修功能拍照反映此问题,物业公司很快接单并更换了新的公示栏。


我们能在平台的社区端口界面看到小区居民反映的问题物业有没有处理。如果物业一直没接单,社区网格员有权催单。居民也可以在我想对社区说界面给我们留言反映。刘翠青说。


每隔一段时间,社区、物业、平台后台运营方都会完善一次平台里的内容。刘翠青直言,社区还与平台运营方沟通,希望在便民电话功能中,加入家政服务企业和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的联系方式,方便居民联系。后期,社区希望按年龄层,对注册过智慧社区小程序平台的居民,实现精准信息推送,为社区减负。


据悉,按照城西区规划,待文亭巷社区智慧社区平台建设成熟后,将在城西区所有社区全面开展。



智慧社区小程序。


线上接单线下调解


前段时间,家住冷湖路37号院的王先生留意到小区里矛盾纠纷随手报微信二维码的宣传海报。真的可以通过线上免费请求调解吗?带着些许疑问,王先生掏出手机,用微信扫二维码,通过系统提交了楼上居民家暖气管爆裂,自己家房屋被水浸泡,楼上居民长时间未提出赔偿的情况,并留下了自己所居住的位置和电话,没想到当天下午,就有调解员电话联系到他。


后来,调解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对当事人双方做了耐心讲解,从情理方面加以劝导,并根据维修的实际情况提出赔偿方案,经过商讨,双方最终就赔偿金额及其他事宜达成一致。


此事调解成功后,在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大厅内的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数据平台电子大屏幕上,矛盾纠纷数据统计一栏里,调解成功案例数字马上增加了一件。这上面的数据每天都在变。只要调解员调解完案件,协调笔录、照片、双方当事人的信息都会上传到这个平台。中心工作人员王雪介绍,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数据平台是全省首个与省司法厅智慧调解平台数据联通一体化运行的平台。


王雪指着大屏幕中间的城西区地形图说,城西区一镇七办各自区域内,都对应有一些人的头像,这些就是调解员和调委会的分布情况。当有居民通过矛盾纠纷随手报微信二维码反映问题后,大屏幕上该居民所在区域的头像就会出现红点,离居民较近的调解员在小程序上看到就会接单,该居民的小程序上也会显示接单调解员的电话及名字。


目前,矛盾纠纷随手报微信二维码在城西区各个街道、社区、大型小区都有展示。如果5分钟至10分钟内没有调解员接单,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指挥室会响起报警声,中心工作人员会按照居民所处的区域指派调解员。


如果居民等不及,可直接给调解员打电话,互相联系上就算接单成功,大屏幕上人的头像就会变成绿色,然后调解员会依情况而定,选择要不要和社区人员一起去调解。王雪说。


目前,这样的调解员在城西区有400余名,都可以免费为辖区居民调解。调解队伍是由法律工作者,或曾在社区、法院、检察院做过相关调解工作但已退休的人员组成。


派驻到城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高级法官杨仿洁介绍,居民可通过矛盾纠纷随手报小程序上报,如社区调解遇到困难,可上转街道,如依旧无法化解,则上转中心,形成三级联动体系。


牵扯法律关系复杂的,中心会有派驻的法官、检察官、轮驻的民警进行研判。如果当事人双方不接受调解或者一方不接受调解的,我们会正确引导他们提起法律诉讼。杨仿洁说。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季蓉 祁晓军


编辑:张小千 责编:鲁东 监制:马振龙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