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颖 2月14日,大年初五,杭州东站出站口人流量明显多了起来。 杭州东站月台出站口。潮新闻记者 陈颖摄 拎着从家乡携带的年货,不少春节回老家过年的人选择在这一天回到杭州,开启新一年的奋斗。 回杭州,来杭州,都是在为爱来回。 80多岁老母亲攒下土鸡蛋 带回的“家乡味”沉甸甸 在杭州东站到达层,穿着马面裙拜年服的小谢姑娘格外显眼,她和爱人小曹一人拎着一只白色的手提箱和一大袋土特产,这些土特产都是家里人准备的。 “妈妈种的青菜、晒的鱼干腊肉、地里现摘的草莓、椪柑……满满两大袋装都是家里给的。” 小谢和小曹是一对结婚三年的“90后”小夫妻,结婚时说好了轮流在对方家过年,今年正好轮到了在小谢的武义娘家过年,“其实离得不远,但是父母还是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 小曹和小谢小夫妻。潮新闻记者 陈颖摄 小谢拎着沉甸甸的袋子很感慨,“回去的时候我们带了一箱礼品,结果回来一点没少,家里人给我们准备了一大箱土特产,两只大拉杆箱都没装下,多的东西只好用塑料袋手拎了,装的都是父母的心意啊。” 家里人小曹和小谢的土特产。潮新闻记者 陈颖摄 不止这对小夫妻,一对衢州来的父子也拎着满满几大袋“家乡的味道”。 衢州的这对父子手拎满满几大袋家乡味道。潮新闻记者 陈颖摄 “什么都有,土鸡蛋、切糖、连土鸡都是杀好的。”这位父亲说,其实并没有带什么特别的年货,这些菜主要都是自家的土货,都是他80多岁的老母亲一点点准备的,“土鸡蛋都是一个个攒的,老人家就怕我们吃不好,这都是她的心意。” “我年纪再大在父母眼里也是小孩。”他说,虽然在杭州已经很多年,但是父母在老家,每年都要回衢州过年的,“父母就是我的牵挂。” 新的一年 希望“常回家看看” 有人带着父母沉甸甸的心意返杭,也有人直接带着父母来到了杭州。 对在浙江台州打拼的广东旅客黄慧甜来说,今年“过年团圆”过程显得有些波折。 “安排父母来台州过年的,本来从广州直飞台州,结果因为航班原因飞机先到温州,不得不从温州再来台州,一来一回耽误了不少时间,都大年三十了父母才赶到。”黄女士说,好在最后一家总算团聚,一起过了一个团圆年。 “一年难得见一次,就想着带父母春节到处走走,旅旅游,让他们也享受一下。”今天她特地和弟弟带着父母还有三个孩子从台州过来杭州旅游,黄女士说,这也是她快80岁的老父亲第一次坐高铁,“在车上,我爸一个劲说坐高铁感受真不错。” 黄女士一家七口全家福(右一为黄女士)。潮新闻记者 陈颖摄 在东站到达层,黄女士和弟弟拎着大部分行李,箱子里基本上都是父母的衣物和一点台州的特产,因为打算带父母来杭州旅游一趟再走,就没有给父母多带,“准备过两天他们从杭州回去的时候给他们包一个大红包。” 旁边黄女士的儿子听了也想要个过年红包:“我寒假作业都写完一本了,能不能也给我包个大红包。” 结果被当妈的“毫不留情”地揭穿了“老底”:“寒假作业有两本,初十就上学了,还有一本是打算最后两天‘突击’吗?” 新的一年,黄女士觉得,“肯定还是很忙,但是想尽可能多陪陪父母孩子。” 杭州东站到达层一角,带着不少南京特产的路女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带的都是什么年货啊?”记者问。 “南京的鸭五宝、桂花糕,都是我春节旅游给亲朋好友准备的特产。”路女士说。 路女士携带的南京土特产。潮新闻记者 陈颖摄 这个春节,路女士很潇洒,是旅行过节,大年初三就和朋友们出发去南京旅游了,“杭州是旅行的第二站,明天就回湖州老家。” 路女士说,她来过杭州很多次,还是很喜欢,“看看杭州有没有新变化,再回家跟父母亲戚聚一聚,说一说。” “给女朋友带了一束鲜花!” 这个春节,玫瑰花也是年货 因为今天初五正好赶上有爱的日子,在杭州东站的到达层,记者也遇到了不少手捧鲜花的年轻人。 乘坐永康来杭州的高铁的小徐就是其中之一。 “什么年货也没带,就给女朋友带了一束鲜花。”小徐还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现在到家里高铁很方便,杭州这边也什么都有。” 记者从国铁集团处获悉,随着旅游、探亲、务工等客流叠加,铁路客流持续走高,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已连续2日保持在千万人次以上。 从铁路12306预售票情况看,2月14日,北京、广州、成都、西安、重庆、武汉、上海、杭州、南京、长沙等城市出发客流量较大,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杭州、武汉、西安、成都、郑州等城市到达客流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方便凌晨抵达杭州东站的旅客出行,自2月16日起,杭州东站将延长4条杭州东站公交始发线路服务时间,加密2条通宵线路发车班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