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2日讯 11月12日,烟台黄渤海新区召开“回望‘十四五’·奋楫启新程”主题新闻发布会。“十四五”以来,烟台黄渤海新区在促进就业创业,推进文旅、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精准发力,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络”,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持续增强。 打出就业“组合拳” 守牢民生“压舱石”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十四五”期间,烟台黄渤海新区举办各类招聘会600余场,服务企业3.34万家次,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牢牢守住了民生底线。 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烟台黄渤海新区在全市首创“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融合试点,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就业指导,实现“求职有门、上岗有路”,有效提升了就业服务效率。 针对困难群体,烟台黄渤海新区五年来共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2474个,发放岗位补贴1.37亿元,帮助4.67万名失业人员再就业。“为了让就业困难群体不仅能‘上岗’,还能‘稳岗’,我们一手抓职业技能培训,一手抓公益性岗位开发,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的高标准零工劳务市场,全方位帮助就业困难群体端牢手中的‘饭碗’。”烟台黄渤海新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荣坤介绍,“十四五”期间,黄渤海新区零工市场累计服务达20万人次,助力3万人达成就业意向。2025年,黄渤海新区成功入选省级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建设单位。 青年是城市的未来。“十四五”期间,黄渤海新区以真金白银和真情实意广纳英才,累计发放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4.87亿余元,惠及青年人才超过2.8万人。 “对于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我们实施实名制动态管理,提供‘一人一策’的精准帮扶。”崔荣坤介绍,为了让青年人“找得到工作”“留得下来”,黄渤海新区一方面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挂牌成立了48家大学生实习基地;另一方面,还通过举办多样态的招聘活动,为青年人才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从“落脚”到“扎根”的全周期关怀让新区成为青年人才理想的奋斗热土。 创业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十四五”期间,全区发放创业补贴5300余万元,创业担保贷款6.6亿元,为创业者提供“从0到1”的全流程服务。为持续营造浓厚创业氛围,黄渤海新区积极培育亚东柒号文创街区、万达金街等6处特色创业街区,其中两家入选市级试点。 文旅融合发展 点亮多彩生活 从金沙滩的网红打卡点到渔灯节的民俗狂欢,从时光塔音乐雅集的优雅旋律到明星演唱会的激情澎湃,“十四五”期间,黄渤海新区文旅IP频频“出圈”,点亮了新区群众的多彩生活。 在文化惠民领域,近年来,黄渤海新区不断优化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建成7家城市书房、52个图书流通服务点,创新建立“书香联盟”与“一张书桌计划”,年均开展流动服务60余次、全民阅读活动500余场,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显著提升。 为了将文化活动更好融入群众生活,黄渤海新区深耕“渔灯节”、“三月三”山会等群众文化品牌,年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千余场次、公益培训600余期次、戏曲进乡村百余场次,惠及群众130万人次。创新打造“时光塔音乐雅集”项目,先后荣获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和全国“文旅融合IP类创新案例”。 “我们精心培育了城市生活季、‘冬游业达、乐享新区’贺年会等10余个特色活动IP,形成了‘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文旅盛宴。”烟台黄渤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海武介绍,黄渤海新区通过打造网红景点、开展特色活动、引入央视知名节目等措施,极大提升了新区文旅的知名度,让新区文旅元素走出黄渤海走向全国。 据统计,黄渤海新区累计兑付960余万元文旅扶持资金,精准赋能24个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成长,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荣获国家、省市级奖项,烟台金沙滩旅游度假区成功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为黄渤海新区乃至全市文旅发展的“金字招牌”。 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领域,黄渤海新区坚持“全域联动、跨界融合”理念,不断拓展文旅产业发展新空间,创新成立的工业旅游联盟,进一步稳固了新区工业旅游全省领先地位。十大国际品牌酒店相继落户,让黄渤海新区成为高端酒店产业高地。而随着八角湾会展中心的投用,刘若英、任贤齐、郭德纲等一大批一线艺人的演出让黄渤海新区的演艺经济强势突破。 “围绕进一步繁荣演艺经济,未来,我们将通过强化硬件支撑,构建多元化演艺新空间,不断优化服务保障和加强业态融合,通过演艺、文旅、商业的深度融合,真正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文化动能。”于海武说。 夯实“五育并举” 办人民满意教育 教育是连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十四五”期间,黄渤海新区共建成投用学校16所、新增学位2.88万个,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就近入学”的需求。 以高素质教师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黄渤海新区新引进教师1466人,硕士学历占比53%,“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占比近1/4,新增市级以上教育领军人才92人,总量达到261人,教师队伍整体呈现学历高、能力强、活力足的良好态势。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更好保障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我们从优抓好‘五育并举’,从严抓好规范办学,从实抓好队伍建设。”烟台黄渤海新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斌介绍,“十四五”期间,新区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各学段教育成果显著。 学前教育领域,新区累计举办公办园27处,普惠率达到95%以上,并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阶段,黄渤海新区10所学校获评全市中小学“十佳德育品牌”,建成10个省、市级教研基地,数量全市第一。高中教育领域,黄渤海新区紧抓“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核心素养”两个关键,2025年,全区高考本科和一本上线率取得历史性突破,高级中学高分段人数创下新高考改革以来的最好成绩。 此外,职业教育领域,烟台船舶工业学校八角湾新校区投用后,学校获批初中后五年高职专业10个,数量全市第一。黄渤海新区获批的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区,在全市层面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 为了更好地服务家长与学生,黄渤海新区在全市率先打造了“烟台开发区中小学智慧招生平台”,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一链办理”入选了全市流程再造服务清单。聚焦优化教育环境,黄渤海新区持续推进课后服务、“校园餐”整治、校车保障、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等惠民措施,加大资助补助力度,确保每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体育赛事牵引,运动活力浸润百姓生活。黄渤海新区连续开展5届金沙滩国际文化运动节,承办全国击剑冠军赛分站赛、山东省沙滩手球锦标赛等国家和省市级赛事70多场,全民健身活动160多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已成为新区常态,营造了“人人参与、全民健康”的良好氛围。 闪电新闻记者 董洛颖 烟台报道 |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11月10日讯11月8日至9日,2025年济宁市
当北京居民在考虑第二居所时,往往面临往返不便、配套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