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又一社会怪象出现!月薪才4000元,却住上百万的房,开10多万的车 ...

新资讯 2022-2-11 10:04 南叔的财经观 31 0

引言


住豪宅开豪车,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普遍的,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平均工资却只有4000左右,究竟是什么样的超能力才使其实现了如此违和的富足生活呢?


看到如此怪象的专家们也心生好奇,通过调查了解,他们却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那就是现如今市场中存在的各种信贷产品,如花呗、借呗等,让很多年轻人成为了债奴,并且觉得这种超前消费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高质量生活背后,却是现实的底薪工资单,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



据统计了解可知,截止到去年第4个季度,我国的银行卡发行总量达到了9.79亿张,其中信用卡的数量和借贷合一卡的数量达到了7.96亿张,除去老人与孩子以外,相当于年轻人人均三张以上的信用卡。



除了信贷卡的人均持有数量以外,更可怕的现象是我国的货币贷款总额度达到了1780.4万亿元之多,而其中住户的贷款总额高达64.3万亿元,以我国14亿人口数量为例,相当于人均拥有4.6万的贷款,这样的全民负债情况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借贷门槛低


出现全民普遍负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银行为了创收因此降低了借贷门栏,因此他们没有考虑到借贷者的实际偿还能力,就将房贷等相关的审核批准通过,并将借贷款进行发放。而这就导致很多人虽然已经住上了新房子,但实际上所要背负的债务可能长达30年之久。



当借贷者将买房的全部欠款付清以后,其总利息加起来相当于另一个房子,而且这一现象对于高收入与低收入人群来说都是一样,而这样的行为也助长了人们超前消费的观念,致使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辛辛苦苦为还债打工。


不良风气的影响


归根结底想要买房买车并不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但如果想要成家立业那么女方通常会要求男方保证住房以及有车,这样才能够达成基本的结婚条件。而完全没有能力支付这一部分款项的男士就会选择以贷款的方式将房子与车子备齐完成结婚这一步骤,所以很多人常常就会因此背上巨额的债务。而且这种风气在很多地方都有,并不是个例,甚至有些女性更是以豪宅、名车作为自己的婚姻标准。



不计后果的享受高质量生活


近年来年轻人的消费思想被很多外来因素而影响,使得其认为超前消费去体验高质量生活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做法,久而久之就对这种超前消费习以为常,而且有很多人虽然自己的经济能力不足以负担贷款的偿还,但却会为了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而出具假的收入证明以此来获得贷款。然而这种做法导致的就是很多人债越来越多,甚至到无力偿还而被强制征收。



房价不断疯涨


除了这些因素以外,房价不断上涨的客观因素也是很多人不得不选择以贷款的形式购买住房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一些一二线城市,如果想要买一套房子下来,怎么也要几百万才可以,而人均收入只有4000多的年轻人想要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那么只能够无奈地选择放贷来入手。


除了一些一二线城市以外,一些三线四线或者是小县城的房子的房价也在不断攀升,很多地方早已从以前的3000以下的房价飙升至七八千的价格。如此大的价格差,再对比微薄的收入与孩子上学问题,父母不得不选择背负起巨额的债务当起房奴,而这样就使得我国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全民负债的现象。



幸而近年来国家对于房价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管控,使得房价不会再继续大幅度攀升,这样的做法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了拥有一套属于自己住房的希望。现在各种信贷以及借贷产品的出现让年轻人需要抵抗很多的诱惑,这样才能够避免超前消费的生活给自己带来过重的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压力。


虽然对于大家来说这将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但只要习惯了理性消费就会逐渐开始适应,而且还会发现这种实实在在的消费要比超前消费可靠很多,同时不会面临心理、经济等多方面带来过重的压力,反而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愉悦,正应了穷开心一词。


结语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不要过度地进行超前消费,尤其是超出个人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是非常不可取的,避免像一些不幸因为背负巨额债务无力偿还而失去生命的年轻人一样留给家人伤痛。


今日话题:又一社会怪象出现!月薪才4000元,却住上百万的房,开10多万的车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