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完成城市更新的泰山人民坊正式试运行,多元服务功能正逐步向周边居民开放。 作为普陀区“15分钟社区生活图”的老城区更新项目,这里正上演着令人惊叹的焕新蝶变,“家门口的幸福”在这里有了具象化的表达。 本次更新,泰山人民坊共打造了雅致的户外休闲空间,社区共享会客厅,增加机动车潮汐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位,还在焕新中打造了党群服务站、红色议事厅、社区图书馆、多功能活动区等群众期盼的功能阵地。 泰山片区从1978年启动建设到1989年基本建成,先后经历四期建设,全部为售后公房。区域内含泰山一村、泰山二村、泰山三村共3个居委会,共3534户、近1万常住人口。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城市配套设施陈旧老化,加上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程度高,既有的公共服务空间和设施已日趋不能满足周边居民群众的生活、互动等的需求。 “泰山人民坊”城市更新项目巧妙利用泰山片区天然的“人”字形道路骨架,将其转化为空间叙事的核心脉络,延伸出“共怡、共商、共享、共治”四大主题空间,并将“共议、共建、共筑、共融”的理念贯穿于更新全流程,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区环境。 全域融合,助力“幸福圈”提质增能 建设期间,项目遵循“全域融合”的建设理念,优化网格共治机制,建立“需求清单”与“资源清单”匹配机制,精准对接养老助餐、儿童托管等民生服务15项,联动8家区域化党建单位、23个社区单位,形成“红色物业治联体”。 在物理空间上,项目通过打破围墙,优化社区内部动线,提升居民通行效率,让更多服务资源触手可及,让“15分钟生活圈”更贴近民心。通过盘活闲置车棚、弄堂转角等小微空间,改造为共享花园、便民驿站;打造逾8000平米的户外休闲空间及一座社区共享会客厅。 同时,利用腾退围墙空间打造380米林荫长廊,嵌入健身器材、共享种植园等8个功能模块;新增入口处,增加资源地图导视,形成文化记忆锚点;设立4处“时光任意门”,展示新老照片对比图和集市风貌;打造人人巴士,定制巴士公约,由居民票选出TOP5暖心店铺并进行展示。 面对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泰山一至三村形成的“人”字形空间壁垒,通过“破墙+分流”双策略重构社区毛细血管,精准打开3处关键围墙,增设3处小区次入口,串联泰山人民坊、社区食堂等核心设施,实现从封闭单元到开放街区的转型,居民进出通行更便捷,居民步行至社区服务中心时间从平均10分钟缩短至3-5分钟。公共区域内实现人车分流,划分慢行区及骑行区,最大化避免了老人及儿童的外出安全隐患。 新旧交融,书写“幸福圈”文化内涵 “泰山人民坊”更新项目整体设计传承旧时记忆,将片区文化融入片区设计的方方面面,助力重拾社区人文情怀。 在设计上,采用传统“三顺一丁”砌法打造红砖立面,还原上海红砖山墙肌理,局部嵌入老式花砖纹样;在窗户、围墙上使用海棠砖、仿石砖等海派符号共46处,在现代化改造中坚守“海派基因唤醒计划”,体现上海独特美学风格。4处“社区任意门”以呈现改造前后场景对比,设计“人民坊资源地图”,打造参与式导览。在空间中展出京剧、菊展、瓷刻等宜川非遗作品,让宜川非遗可见、可感、可亲近,唤起共鸣与归属。项目打造记忆工坊,展示普陀区、宜川路街道、泰山人民坊三个层级的典型老物件;举办旧物改造工作坊,将废弃缝纫机、抽瓷杯转化为公共艺术装置。 同时,在“人”字形交叉点,新建一处以“共怡”为主题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即泰山人民坊。 建筑的一楼设置社区达人区、综合功能区、为老服务区等,为周边小区的生活展示、信息公开、居民社交、书画分享、志愿服务、爱心理发、健康诊疗等提供场地和服务;二楼设置邻里书房区、多功能活动区、亲子互动区、景观露台区等,为社区团体活动、会议、阅读、休闲、弈棋、学生自习、亲子观影等提供全龄友好社区氛围。 商居共融,激发“幸福圈”商业活力 以“共商”为主题,更新后的泰山人民坊人气、时尚、烟火气的氛围浓郁。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升级改造了泰山集市,对于集市入口处的店铺注重打造社交互动的开放空间,提供舒适的社交型商业空间;入口景墙处通过展示趣味口号、商户广告等提升街区活力;集市内注重打造“人间烟火气”,设置有永昌食街、小型杂货铺,以实现商居共融、邻里和谐。另一方面,在靠近新建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处,设立“人人集市”,限时为商户提供外摆空间,增加商业活力;设立“人人广场”,为周边居民提供集中的户外休闲活动空间。 集市空间焕新后,保留原市场骨架并优化动线,划分餐饮区、零售区、服务区;业态融合,引入89家商户。 功能增值,社区食堂提供增设长者餐桌,提供阶梯折扣(60岁以上享8折),同步设置养老助餐;服务创新,公商户为独居老人提供免费送货、送餐(覆盖230户)、代配药等“微公益”服务;活动激活,与永昌集市运营方共同合作,举办“弄堂美食节”商户技能大比拼”“社区微营造”“亲子跳蚤市场”“社区宠物秀”等活动,全年预计可开展400余场次。 集市注重打造“商居利益共同体”,居民每月对商户进行“诚信星评”,连续3次五星商户可获租金减免、高曝光度人人巴士运营机会。促进社区共创,联合运营方、商户与居民共同设计“泰山人民坊”IP及各类文创产品, 以市场化运作模式进一步推广。 生态环保,点亮“幸福圈”宜居底色 结合项目设计,实现整体绿化提升,共建绿色家园,打造宜居社区风貌。 实现生态优化。开展科学疏剪,对71处影响日照及街景美观的乔木、灌木进行定向修剪与移栽;进行群落重组,保留香樟,引入玉兰、鸡爪槭、鸽掌楸等乡土树种,与原有植被形成错落立体绿化带。 实现空间焕新绿量扩容与功能叠加,通过拆除违建、腾退边角地,新增口袋花园6处、垂直绿墙180m²,整体绿化面积提升20%;在绿地中嵌入慢行步道、林下棋桌、儿童自然观察点6处,空间利用率提升35%,实现全龄友好。 体现文化符号。采用上海市市花白玉兰,将其造型抽象为几何图案,打造镂空景墙, 夜间配合投影形成“花影随光动”的沉浸式场景;在小区入口、人人花园等焦点位置种植白玉兰或白玉兰图案,形成“春绽玉兰、秋赏红叶"的季相景观。 在科普互动方面,则通过设置扫码铭牌,展示花草植物、昆虫动物等自然元素的生长周期及自然习性。 |
6月27日,重庆东站、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轨
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 宋冰霜 不觉盛夏至,骄阳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