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对于知识产权是相当的重视,为了保护他人的知识成果,大量法律条款应运而生,其中就有商标法。1997年在上海成立的南极人是大家公认的商标使用最成功的企业。不用自己干活,躺着就可以靠商标每年赚13亿。南极人又是怎样走上卖吊牌的道路的,那些贴着南极人商标的货物究竟是真是假? 要说中国最早的内衣品牌是那家企业,那就是南极人。南极人公司研发的保暖内衣一投入市场就掀起了热潮,以一己之力打败了羊毛衫和羽绒服。冬天没有谁不穿保暖内衣,在座的各位又还有谁没穿过南极人的保暖内衣呢? 保暖内衣为何如此火爆,因为保暖内衣比羊毛衫和羽绒服更加轻薄、贴身、温暖,还有一点就是成本更低、价格更便宜,受众更多。凭借着自身实力,南极人在短短四月就突破了一亿的销售大关。 大家都知道想要跨行做服装不难,因为服装制作的技术难度不高。在南极人火热发展时,大量的竞争品牌和外国企业涌现,南极人的竞争优势渐弱。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南极人提出了新的品牌定位,那就是用无印良品的品质卖优衣库的价格,不在只卖服装,扩大到所有的生活必需品。 这是南极人的第一次转型,南极人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是自己完成,现在它要转型,扩大所卖商品,所以就扩大自己的生产链,产品种类扩大到了55个。第一次转型不仅减小了保暖内衣行业带来的竞争压力,而且为第二次转型打下基础。 南极人在2000年的时候,为保护品牌先后进行了45个全类别商标注册,到现在,南极人旗下的商标所有权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700多个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在2008年,南极人解散了自己的全部工厂,正式转型为品牌商,靠卖牌子赚钱。那些注册的商标是南极人后续发展的本钱。 2012年到2018年这6年,南极人品牌授权的生厂商从原来的70家不到增加到了900家,增长速度令人惊叹,有数据显示,目前南极人的合作经销商是5000多家,拥有南极人商标授权的电商店铺达7300多家。 只要商家愿意交授权费,就可贴南极人商标。现在淘宝平台的南极人店铺已经是多到数不清,涉及领域也是极为广泛,除去鞋袜服装,还有厨房小家电、母婴用品等等。为了遏制南极人授权店铺在淘宝电商平台的泛滥,淘宝平台建立了以一换一的举措。 2019年南极人依靠品牌授权的服务费就能获得13亿元,毛利润高达93%。南极人这个品牌被做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南极人由产销一体到品牌企业的转型之路如此成功,自然有不少企业学习,大家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企业走向了卖吊牌的道路。 现在要讲的这几家企业并不是新建的籍籍无名之辈,而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牌子。它们都是在靠卖吊牌赚钱。首先就是同样卖保暖内衣的俞兆林和北极绒,它们三个可是保暖内衣行业的三大巨头。 1.北极绒 北极绒在1998年成立后,为了迅速扩大知名度,花重金请了赵本山代言,名人效应和商品质量双重加持让北极绒红极一时。可是后来的电商冲击和行业竞争让北极绒被迫卖吊牌生存。 2.俞兆林 俞兆林不仅是保暖内衣三巨头之一,还是保暖内衣行业第一个卖吊牌的企业,只不过不如南极人的扩张速度,但是也凭此赚了不少钱。再提一嘴,俞兆林是第一个创立了导湿保暖复合绒材料制作保暖内衣的企业,在1996年提出,比南极人成立还要早一年。 3.花花公子 花花公子是曾经知名的男装品牌,主要走中高端路线,卖吊牌后在服饰、饰品、箱包等行业迅速发展,曾经的中高端路线不复存在。 4.恒源祥 恒源祥自1991年工厂联合体模式开启后,和近百家工厂合作加盟。现在营收中有2/3都来自商标的授权。 结语 除了南极人外,还有一些贴牌生产的商家,卖吊牌让商家赚了不少钱,但是大肆贴牌很可能扰乱市场,形成恶性竞争,也会让消费者怀疑自己买的商品究竟是不是假货。从质量上讲,货物质量不一,从商标上来讲,的确是真的牌子。真货假货,伤害的都是消费者的权益。 今日话题:衣服全是“假货”?继“南极人”之后,以下几家品牌也靠卖吊牌赚钱 |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熊茜雯) 4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
近日,福建泉州中山路百年骑楼迎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时尚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