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上下摇动,丝线穿梭交织,一米米坯布很快就卷成筒……” 8月14日,走进毕节高新区轻纺企业,毕节宏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织造车间,几百台喷水织机正在快速运转。 “纺织项目通过政府招商引资,今年3月进入高新区,7月就投入生产。”毕节宏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长丁启永介绍说,公司“研产销一体化”项目一期能够快速投产,得益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及毕节高新区等相关部门服务。 为让企业安心生产,毕节高新区组成企业工作专班,把服务送上门,厂房、生产配电等专人专门对接帮办。7月10日,总投资达18.12亿元的纺织“研产销一体化”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现在有600台织机,正常运行每台一天可产坯布600余米。”毕节宏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统计主管童尧说,产品一部分发往集团造衣厂,一部分出口外贸。 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将提供大量优质就业岗位,让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纺织厂开始投产,我就来这里上班了。”在毕节宏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织造一车间,挡车工吴越男一边整理线头一边说,家就在厂子边。 “对齐向后拉,看测量尺刻度……”在贵州星润弹性织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场生产线上的培训正在进行,新进员工在老员工郭月华的带领下,学习操作基础知识。 “在这里上班有4年了,积累了很多生产线上了经验技术,算是老员工了,他们在做产品的弹性织物拉开度测张力。”郭月华说,让新进员工在生产线上学,培训效果非常好。 贵州星润弹性织物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制造高档化纤弹性织带、弹性花边织带的科技型纺织企业,2021年5月进入毕节高新区,安装生产设备就投入试生产,2024年产值7500万。 “公司有500余台梭织机,年产弹性织带100万米左右。”贵州星润弹性织物有限公司人资主管周阳说,现有300余人职工,有264人是当地群众,已脱贫户20多人。 周阳说:“夏季,雷雨天气多,用电有时候不太平稳,毕节高新区专班第一时间联系电力部门,把供电设备换新,同时派专人经常维护,保障企业生产用电稳定,毕节高新区给企业提供最大服务。” 工作专班一站式”服务,代办服务……近年来,毕节高新区按照“一区两基地”空间布局,围绕“两新一品”主导产业定位,积极吸引上下游轻纺企业入驻园区。通过“政策+服务+”组合拳,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动了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构建从原材料供应、纱线制造到成衣加工的全链条产业生态。 目前,毕节高新区聚集了40余家轻纺服装企业,其中规上企业9家;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亿元,今年1至5月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19.82%。 【记者手记】 从毕节宏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招商引资快速投产,贵州星润弹性织物有限公司4年的稳健发展,毕节高新区轻纺产业的蓬勃生机令人振奋。更可贵的是,这些企业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让当地群众通过家门口就业,实实在在增加了务工群众的收入。随着产业链持续完善,正“织”就出高新区轻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肖大熙 编辑汪瑞梁 二审谢朝政 三审李凯 |
8月12日,胡兵在北京召开了“百张时尚面孔”2025启航首映
自然的粗犷与雨后的静谧交汇于一方都市空间,广州希尔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