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服装背后的面料商急着走向台前

新资讯 2025-10-21 15:40 界面新闻 1 0


界面新闻记者周芳颖


界面新闻编辑楼婍沁


上海时装周期间,做服装品牌订货会十余年的林剑举办一个叫作 “Fab Fabs” 的新展会。Fab Fabs意为“Fabulous Fabrics”。林剑告诉界面时尚,设立这一展会的初衷,是推动设计师与面料商的深度合作与共创,聚焦材料+设计的结合,强调实用性与趋势引导为。


在设计师品牌规模普遍不大的现实中,林剑筛选面料参展商时强调小单快反设计理解力


在服装业周期下行,服装品牌追求差异化以寻找生存空间的阶段,产业链上游的材料商也想找到竞争优势。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强化品牌概念,从“B端思维转向“C端心智


面料品牌化最广为人知的成功范例是功能面料品牌GORE-TEX。它诞生于1969年,向服装品牌供应一种同时具备防水与透气性能的专利面料。现如今这种面料常被始祖鸟、北面等户外运动品牌采用。


这些品牌的产品如若挂上GORE-TEX的吊牌,售价就通常会较同类产品高出近千元。GORE-TEX也借由和这些户外服饰品牌合作成为全球最具品牌辨识度的面料之一。


一定程度上说,如若面料供应商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品牌化会相对容易。GORE-TEX以专利技术建立品牌壁垒,并以合作吊牌等方式提升品牌形象、拉升溢价为许多功能性面料厂商提供了品牌化的绝佳样本。


2025年刚创立的中国面料商觅乐MILEVENT就是其中之一。它在接受界面时尚采访时称已自主研发有膜材技术,并在全球注册专利。


但现如今有技术专利,且尝试品牌的功能面料商不在少数。差异化竞争势在必行。觅乐MILEVENT为了打出品牌,还强调了专利之外的理念——“时装功能,平衡美学,即让功能性的面料去做时装化的应用


界面时尚在Fab Fabs展区期间看到,觅乐MILEVENT展示的不仅是面料样板,而是基于材料特性完成的一整套成衣设计,可以让到场客户更直观地感受功能性与时装性的融合。


觅乐MILEVENT创始团队向界面时尚表示:现在市面上许多专业户外功能性面料手感偏硬、配色也过于户外,整体风格显得很机能、很硬核,甚至有些直男化该团队认为,这正是功能性面料在时装化应用中面临的普遍难题。觅乐MILEVENT因此选择从成衣端反推材料端,在研发过程中重新思考面料的触感、色彩与使用场景。



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周芳颖


觅乐MILEVENT团队称,时装化并不是弱化技术,而是从成衣反推面料端,构建研发打样设计的材料叙事闭环。



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周芳颖


相比有技术专利的面料商,纱线和牛仔供应商更需要借助场景化叙事来塑造识别度。


老牌香港纱线商UPW和牛仔面料企业北江纺织展示了另一条路径——以系列化与叙事工具化推动品牌识别。


UPW副总经理朱德荣告诉界面时尚,UPW全球最大的粗放沙线供应商。粗纱线主要应用于毛衫。该公司成立的前三十年重心都在外销,服务于多个知名国际品牌,近十年开拓内地市场后,内销占总营收比例已经达20%


由于初期在国内几乎没有知名度,UPW初入中国市场开始进行了一些消费者端的品牌化尝试。比如开设小红书账号,积极与院校和行业协会合作举办设计比赛,并多次参加上海时装周设立展台,持续向设计师与业内人士传递其环保纱线理念。



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周芳颖


如今,UPW小红书账号粉丝已超过2.6万,并开通零售与团购渠道,向个人消费者售卖小份量纱线,同时举办线下活动。朱德荣对界面时尚表示,相比以吨计的商业订单,这部分零售业务谈不上赚钱,也挺累,但粉丝反馈很好,线下分享活动还经常有设计师来参与


对面料商而言,面料品牌化的现实路径,是先在B端建立话语权,再逐步延展至C端认知。工具化展示和透明的供应链叙事,正在成为国产面料品牌的共识。


UPWFab Fabs牦牛绒系列材料作为核心叙事,通过纪录片影像、触感样本及成衣展示等多维方式,呈现牦牛绒从青藏高原到纱线成型的全过程,让材料不再只是参数化的纤维,而成为可被感知、可被讲述的故事。



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周芳颖


该品牌曾与设计师陈安琪合作,以牦牛绒系列为核心打造产品,并特别设计了带二维码的UPW吊牌。消费者扫码后不仅能验证防伪信息,还能追溯原料从青海源头到生产全过程的资料,并看到配合品牌视觉呈现的故事界面。


专注牛仔面料二十余年的北江纺织也正是通过与服装品牌共创吊牌的方式,让消费者能直观了解面料背后的故事。


在一件牛仔裤的吊牌上,不仅会标注原料成分和水洗工艺,还会附上可持续生产的数据与认证信息。有的吊牌由北江独立设计,直接展示品牌标识;有的则采用联合形式,同时印有北江与合作品牌的logo。北江纺织市场总监钟章伟对界面时尚表示,这种双标做法让消费者在购买时能清楚地看到这件衣服用的是北江的牛仔面料,增强品质信任感。


为增强信息的说服力,北江纺织进一步将产品开发系列化、工具化。部分面料被赋予独立主题与故事线,如超细羊毛牛仔系列,借助显微镜图像、原料数据及与普通羊毛的触感对比,让客户直观感受到面料从纤维结构到成衣质感的差异,使牛仔这一工业材料被具象化为可看见的故事。



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周芳颖


为了让系列化产品具备更清晰的识别度,北江还为不同面料命名,并为其中部分注册了商标,例如“CoFlex”“FEELIT”。公司内部称这一过程为系列IP”——每一款具代表性的牛仔面料都拥有独立名称与视觉识别系统,如同品牌的子系列一样,便于与设计师和消费者在沟通中形成具体印象。



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周芳颖


与设计师品牌的合作虽然体量小、利润有限,但设计师的使用与C端的反馈往往能带来趋势的放大效应。


林剑对界面时尚表示:面料商要理解一个逻辑,设计师的应用能把材料带入趋势。当设计师先用起来,商业品牌看到它的稳定性和创新性,市场自然会跟进。因此,本季参展的面料商几乎都具备现货储备或小单快反能力,能够灵活承接设计师的小订单,让新材料在创意端率先落地,形成从设计端向产业端的趋势传导。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设计师品牌 deepmossAura系列。 创始人刘小路向界面时尚回忆,最初遇见品牌标志性水泽面料时,行业还远不如现在这样,供应商不会附带完整样衣,只提供一张张普通样卡。


2016年起,deepmoss 围绕水泽持续开发至今已超过五六百个款式,每一季都在原有基础上叠加新工艺、印花与纤维组合。这块面料已成为品牌最具辨识度的符号之一,进而促成了该品牌支线Aura的诞生。



图源:deepmoss小红书


水泽面料的成功之后,deepmoss团队开始主动寻找具备同样延展性与潜力的新材料,并与不同面料商共创开发。deepmoss 先后在针织、牛仔、羊毛等方向展开实验,比如与国内一家工厂合作推出含羊驼绒、羊绒和羊毛复合成分的秋冬面料,其织成的流苏结构已成为系列常设元素,并且同一面料还在开发如何随季节调整密度与透气度。


刘小路表示,这类合作基于长期信任,许多供应商即使没有最终确定订单也愿意共同开发,因为彼此都在成长。通过持续共创,deepmoss 逐步形成了以水泽为核心、并不断延展的新材料体系。


在林剑看来,面料行业正从制造+服务走向材料+设计3.0阶段。过去面料商只需生产、提供选款,如今则需以设计语言呈现材料潜力,帮助品牌直观理解其应用价值。尤其在时尚女装领域,仅展示面料已不够,唯有让材料被看见、被感受,品牌化的落地才真正具备可能。


对大多数面料品牌商而言,与大体量商业品牌的合作仍是业务的基本盘,稳定的现金流正是支撑他们投入更多资源去探索小体量设计师合作、开拓创新方向的关键。


钟章伟坦言,面料品牌化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我们做纺织的会关心面料是谁做的,但99%的消费者不会。他表示,真正让消费者记住一个面料品牌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这是一场长期主义的过程。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