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宝莲退出中国百货市场的事被多家媒体报道。对此,美宝莲中国表示,此次美宝莲品牌的撤柜举措是线下渠道战略转型,这是基于满足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完善美宝莲高街潮流品牌独特形象的塑造等方面的考量。 目前,除屈臣氏渠道外上海地区的美宝莲直营店仅余8家,在更早前1月份美宝莲还撤掉了北京、长春、哈尔滨等地的百货专柜。 说起美宝莲大家都不陌生,从1997年登陆中国市场后,美宝莲就率先布局商超、百货等主流渠道,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成为大众品牌代表。当时,许多女生的第一款彩妆就是美宝莲的产品。 根据美国WRI调查公司的报告显示,2011年美宝莲在华市场份额高达15.71%;品牌用户忠诚高达为75.31%。值得注意的是,开设在百货的专柜销量为美宝莲贡献60%以上的在华整体销售额。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撤柜呢?实际上这也不是无法预估的。从2018年5月开始,美宝莲就陆续撤离超市大卖场渠道,只保留了家乐福双井店等少数几家业绩较好的柜台。当时美宝莲回应称属渠道策略调整。 当时退出商超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渠道发展已成为许多彩妆品牌的选择,而且不少品牌线上业绩已经大于线下。美宝莲自然也不想放过,于是美宝莲也决心将重心转移到线上。 当重心转移到线上,线下渠道就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包括柜台升级慢、试用装配比不到位、新品上货速度慢,品牌培训不到位、服务跟不上等问题开始慢慢显现,自然会流失掉一批消费者。 并且线上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根据欧特欧咨询公司发布的2018年1-12月全网彩妆销售数据显示,MAC线上零售额为14.7亿元,占据榜首;美宝莲13.8亿元,位列第二。这对于已经将电商作为品牌主要销售渠道之一的美宝莲来说,其霸主地位无疑受到极大挑战。 再加上着国内彩妆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卡姿兰、玛丽黛佳等为代表的一批彩妆品牌逐渐赶上,中端彩妆市场不再一家独大。紧接着国内的完美日记、花西子、橘朵都不断赶超,消费者的选择开始多了起来,美宝莲的优势也就不在了。 不过,这次再退出百货市场,并不是美宝莲破罐子破摔,而是转向了线上线下联动的体验式精品门店。今年5月美宝莲新开的上海潮玩概念店试水,结合5G和AI技术的互动直播。 通过5G+AI技术,线上消费者不仅可以在手机自由切换观看视角,零距离亲测粉底液、唇膏、眼影等各类彩妆单品的实效,极大还原顾客到店体验场景,使门店销量与转换率均翻倍。 当时美宝莲纽约市场部总监缪蕾沁也表示,接下来,美宝莲开出的每一家门店都必符合“吸引我、帮助我、提供便利、了解我”原则,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美宝莲作为老牌的彩妆品牌,美宝莲在产品研发上想必也保持着一定的实力,而在新一轮调整渠道的策略后能否重拾昔日荣光还有待观察。 |
4月25日,刘亦菲一身白裙亮相品牌活动。 网友纷纷点赞: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功效性护肤品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