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红色沃土奏响“体育+公益”新乐章 中国武乡·2025萨马兰奇杯气排球超级精英赛激情开赛

新资讯 2025-6-22 12:33 中国日报网 1 0

621日,中国武乡·2025萨马兰奇杯气排球超级精英赛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场盛大开幕,践行公益、精彩绝伦的赛事吸引了全国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600名气排球爱好者积极参与。开幕式上,来自武乡县的200余名师生代表与运动爱好者们共同在人文风韵和生态美景中感受奥林匹克精神和深厚隽永的红色文化。


开幕式在朝气蓬勃的文艺表演中拉开序幕。本次赛事由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中共武乡县委、武乡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武乡县老年人体育协会承办,四川莱昂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执行。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创始理事长于再清,武乡县委书记、县长王书文,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汽摩运动管理中心原主任、国际武术联合会原秘书长严建昌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于再清宣布比赛开幕。



开幕式后,赛事在武乡县全民健身中心和体育馆激情开赛。本次赛事采用双轨赛制,设置精英组与公益组双通道,球队既可通过竞技成绩晋级年度总决赛,也能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积累公益积分获得年度总决赛的参赛资格。这种兼顾专业性与普及性的设计,让气排球赛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成为推动公益事业的桥梁。



与此同时,公益志愿者带领东村小学的同学们在体育场上以生动的形式展开了萨马兰奇公益时间活动。活动伊始,同学们随机组成8个小组,在四个游戏中团结互助、并肩同行。四平八稳考验着大家的平衡能力与专注力,袋鼠搬运工将同学们化身敏捷的小袋鼠你追我赶,勇往直前不仅要求同学们及时传递接力棒,更要在障碍中快速向前,缠锁同心则充满了团队的默契与合作,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加油和欢呼声。



在随后的奥运知识宣讲中,主讲人结合多场经典赛事,从奥运起源到标志寓意,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奥运知识盛宴。为什么说北京是双奥之城”“中国女排一共夺得多少次奥运冠军?”……趣味知识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和积极抢答,答对者获得了文创纪念徽章,现场气氛迅速升温。来自东村小学五年级白俊琦的母亲武志霞说:这样的活动和传统的校园学习很不一样,既好玩又有意义,在学习的同时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而且增强了孩子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更团结,更愿意去帮助别人,一起进步,希望这样的活动经常举办。



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始终致力于推广奥林匹克文化,推动全民健身,推动中国与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萨马兰奇杯气排球超级精英赛一直坚持体育+公益+文化相融合的理念,组织气排球爱好者们山海无阻聚集在一起,以拼搏、坚韧的榜样力量,亲身参与千人公益行,展现出运动员们温暖有爱、责任担当的一面,更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和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在本次赛事中,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还向武乡县捐赠体育装备,以实际行动支持武乡的体育公益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赛事开幕前一日,由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中共长治市潞州区委员会、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起向未来千人公益日活动在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参赛选手与潞州区康园中学的同学们共2300余人携手并进,在游戏和徒步活动中追寻着远古先民的足迹,感受着炎帝文化的魅力,共同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溯源之旅。



在抗战时期,武乡县作为太行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鲜活见证。在赛事之余,组委会还结合当地文化举办美潞州,红武乡有奖摄影评选活动,让红色文化起来、起来,推动选手们跟着赛事去旅行,在感受赛场激情的同时,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实现体育赛事与红色教育的双赢。这种体育+文化+旅游+研学的创新模式,不仅让全民健身热潮席卷革命老区,更让红色文化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让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武乡,这片英雄土地,孕育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通过这次与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的合作,武乡县将红色文化底蕴与奥运精神深度融合,以体育赛事为纽带,将奥运精神融入红色研学、文旅体验之中,走出一条体育公益+红色文化的特色发展路径。当奥运精神与太行精神交汇,武乡,正书写着革命老区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