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一只篮球何以打出全区喝彩?解锁德州天衢新区“十一连胜”背后的密码

新资讯 2025-9-15 17:38 大众网 1 0

大众网记者 张凤帅 德州报道


一只篮球,淬炼团队拼搏精神;一场赛事,激活全民参与热情;一种模式,诠释高质量发展深意。



秋夜的德州,被一记清脆的终场哨点燃。913日晚,天衢新区代表队以10363赢得决赛胜利,意味着创造了十一连胜的记录,夺得了首届BA”联赛总冠军。


奖杯璀璨,但其重量远超出体育范畴。这支由教师、公司职员等普通从业者组成的草根球队的夺冠之路,彰显的是一座新区蓬勃发展的活力底色,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治理模式,一曲体育与文化、经济、民生深度共鸣、交响轰响的时代乐章。


冠军之路成为新时代精神地标


冠军的底色,是信念,是作风,是精气神。


复盘十一场征战,比分簿上写满了辉煌:从首战18分优势力克德城,到季后赛创造的67分惊人分差,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比分捷报。但与比分相比更震撼人心的,是比赛气质。



没有专业球星外援,16名队员来自本市大圣俱乐部,他们都是身边的普通人,来自教师、公司职员等各行各业。然而,站上赛场,他们凭着对篮球运动的纯粹热爱和为家乡争光的信念,展现出了非凡的专业素养和钢铁意志,将团队协作发挥到极致。“00小将翟家逸快攻中腾空扣篮,展现的是平日千百次锤炼的扎实基本功;防守尖兵李晨洋一次次倒地扑抢,守护的是团队的荣誉底线;核心球员孙铭在关键时刻的稳定输出,源自于日复一日的自律与苦练。



我们没想到能赢这么多,但我们想赢下每一场。主教练杨义的话,道出了这支队伍的灵魂,这是一种将平凡做到极致的专业,是一种永不言弃的拼搏,更是一种我们代表天衢的集体荣誉感。他们打出的,是一种强者的风范。这种风范,源于实力,成于团队,终于信念。这支球队,已然超越了胜负本身,成为激励整个新区砥砺前行的精神引领。


一场赛事织就共建共享治理纽带


天衢新区队的成功,绝非只有表面的输赢。它的背后,是由党工委、管委会搭建平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体市民共创共享的生动治理缩影。


震天的天衢,加油!呐喊,源自看台上由教师、医生等普通市民组成的最强气氛组;线上直播间里,数万人的点赞评论汇成暖流;社交媒体上,自发的热搜见证了民意的澎湃。这证明,最高级的气氛,是发自内心的认同。



政府搭好台,群众唱主角,这种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将一场体育赛事,升华为一场全民参与、情感共鸣的社会活动,有效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高端文体活动是赋能城市发展、激发内生活力的强劲引擎,它能精准串联经济发展的脉络。赛事期间,体育公园客流量激增30%,周边商圈营业额大幅跃升。全市117家服务企业主动加入票根惠民活动,推出专属优惠,成功将赛场的流量转化为消费的留量,形成了观赛、持票、消费、复购的经济良性循环。NBA球星的意外到访与互动,既是赛事影响力的明证,也为城市打开了国际视野的窗口。这生动诠释了办好一项赛事,提升一座城市的深层影响力。


一座奖杯奠基高质量发展活力基石


天衢新区队的夺冠,看似一场体育运动的胜利,实则是新区长期以来坚持规划引领、厚植发展土壤的必然结果,是其追求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结出的硕果。


这座奖杯,奠基于坚实的民生投入。全区854个体育场地、138万平方米体育面积、人均场地面积全市第一、24处市民灯光球场、超900场全民健身活动……这组数据,勾勒出的是一座体育之城的清晰轮廓,体现了新区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民生福祉上的远见与决心。



这座奖杯,更着眼于未来的战略布局。新区大力推进强体魄铸精神双核育人战略,学校标配风雨操场,创新篮球+学科融合课程,让体育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深植。从校园篮球的蓬勃开展,到成功举办国际级、省级大型赛事,天衢新区正系统性地将运动的基因写入城市的发展,让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拼搏的精神,成为新区人的普遍特质和核心竞争力。


奖杯,是过去的里程碑,更是未来的启航点。它标志着天衢新区的发展模式,转向了经济、社会、文化、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更高级、更可持续、更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新区将以此次夺冠为新的起点,让体育设施覆盖全域,让赛事经济更加繁荣,让全民健身融入生活,最终将这场篮球赛所激发的全民热情,转化为推动城市迈向更高质量、更高品质发展的持久动能。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