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百姓民生事,枝叶总关情。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今年以来,新区区委、区政府强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实施新区承担天津市2022年20项民心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就业渠道更宽了、便民设施增加了,新校园、新医院、新养老院建成投用了,各种保障更加坚实了……更多市民因此受益受惠,让宜居宜业美丽“滨城”变得更加真切。 今起,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推出“聚焦2022年20项民心工程”专题报道,持续关注20项民心工程最新进展与成果,挖掘工程项目实施的幕后故事,向广大群众汇报。 现已建成 3个健身休闲中心 6个街镇全民健身中心 30余个多功能运动场和笼式足球场 近1000个社区健身园 40余条群众健身步道 人均体育场地使用面积达2.8平方米 社区健身园建设覆盖率100% 计划再建 114个社区健身园 15个社区体育园 5个多功能运动场 2个笼式足球场 3条群众健身步道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健身需求,滨海新区在着力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上持续发力。今年,滨海新区计划在全区范围内新建114个社区健身园、15个社区体育园、5个多功能运动场、2个笼式足球场和3条群众健身步道,通过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完善“15分钟健身圈” 破解“去哪儿健身”难题 今年5月,滨海世纪广场街心公园以全新的面貌向市民开放。家住附近弘基天城小区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早晚都要带着小孙女到这里玩一会儿。小朋友在儿童游乐区玩耍,他就在旁边的背腹肌组合器上锻炼。他说:“世纪广场是老塘沽人心中的‘白月光’,承载了我们的很多甜蜜回忆。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如今这里被改造成环境优美的街心公园,还增设了功能齐全的体育设施,我们老年人很喜欢,每天晚上来健身园里健身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时代在变,城市的配套设施也在跟着变。记者看到,公园内规划建设有1个多功能运动场、1个儿童游乐区、2个社区体育园和1条群众健身步道。社区体育园配套建有双位推举训练器、竞技健身车、双位钟摆训练器、双位太空漫步机、四人两组跷跷板、双位蹬力器、轨道式斗棋组合、背腹肌组合器、组合滑梯等20余件健身器械,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健身、娱乐需求。同时,还配备智能健身驿站,健身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观看器械使用视频说明。每件器械上还配有显示屏,运动时间、间隔时间、次数、组数……健身者的每一条训练信息都有显示,让健身更科学更有效。在旁边的多功能运动场内,可以开展篮球、排球运动。记者走访时,一群篮球爱好者正在这里进行比赛。在场边休息的市民小杨告诉记者,这个球场每天晚上总是爆满,大家的运动热情高涨,周六日甚至会比到凌晨两三点钟。“以前这片没有免费的室外球场,我们就去付费的室内体育馆或者去泰达的球场,如今球场建到家门口,感觉太方便了!”小杨说。 滨海新区始终坚持把全民健身和体育惠民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之中,着力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滨海新区范围内已建成北塘文体中心、中新生态城健身休闲中心和滨海新区全民健身中心3个健身休闲中心;6个街镇全民健身中心;30余个多功能运动场和笼式足球场以及近千个社区健身园,40余条群众健身步道。同时,新区利用旧厂房、老旧商业设施改造体育健身场所40个,其中建设社会足球场11个,人均体育场地使用面积达到2.8平方米,社区健身园建设覆盖率100%。 “今年配合完成市民心工程还有区民心工程,我们还计划完成114个社区健身园、15个社区体育园、2个笼式足球场,还有3条群众健身步道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区功能性的健身点位已经达到1000余个,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的健身需求。目前新建健身配套设施建设已经完成了整体的政府公开招标工作,预计今年底整体完工验收后就可以向居民开放了,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说。 广泛开展体育活动 激发全民健身热情 体育设施建设夯实了全民健身基础,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滨海新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建立起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为主体,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通过举办赛事和活动营造全民健身氛围。 目前,全区共有体育社团组织66个、居民(村民)健身会98个,培训国家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000余人。今年,区教体局制定了《2022年滨海新区群体竞赛活动安排》,计划组织跆拳道、乒乓球、足球、篮球等35项次群众体育竞赛活动,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上半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群体赛事活动24项次;下半年,将围绕全民健身日、国庆节、重阳节等重要节点开展体育活动,围绕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篮球、排球等组织开展群体赛事活动。 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健身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建设滨海新区体育中心,形成‘一核一带、六副多点网络化’的发展格局。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师资、场馆、器材等短板,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促进工作,使广大群众既能满足健身需求,又能体会到健身的乐趣,让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事业真正落到实处。” 来源:滨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