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兰州新区不断探索开辟青少年体育发展新路径

新资讯 2023-5-9 20:46 每日甘肃 18 0

孩子起来 校园起来


新区不断探索开辟青少年体育发展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学校体育是人员覆盖面最广、运动竞技水平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体育。为此,新区紧抓学校阵地,不断探索和开辟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新路径。


多位一体 武术教育成体系


深吸一口气,从容上场,一套长拳打得刚劲有力……张玲玲,新区高级中学高二学生,从小学起就学长拳。411日,奔跑吧·少年兰州新区第二届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在省体育馆落下帷幕,200余名像张玲玲一样的青少年武术选手在比赛中以武会友,收获满满。


此次比赛吸引了来自新区各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含省市属学校)、中职学校,职教园区各院校的18支代表队参赛,分年龄组开展包括拳术、短器械、长器械与各类传统器械在内的竞赛。新区第五小学带来的武术操《千字文》,兰州现代职业学院表演的兰州太平鼓,东方航空技工学院表演的集体武术操《满江红》,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武术队表演的武术串烧,展示了新区积极推动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发展的积极努力和打造多位一体的武术套路竞赛体系所取得的成果。此外,根据比赛成绩还将选拔各年龄段优秀运动员纳入新区选材计划训练营管理。


相较于上一届比赛,本次锦标赛增加了高职院校的运动员,参赛选手年龄跨度有所增加。其次,参赛选手的竞技能力相较于上届比赛有提高,个别选手的动作难度和演练水平达到了省级竞技水平。这充分说明,通过两年的训练和积累,新区青少年武术教育的培养氛围呈现出上升趋势。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温兵高度评价新区青少年武术教育的培育成果。


因材施教 激发运动兴趣


不同的学段和学校,青少年体育目标、内容方法也不相同。


新区第二小学将三操一活动纳入教学课时计划,列入课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成立了篮球、足球、乒乓球、轮滑等体育社团,每年还会举办体育节”“足球节”“跳绳节,并根据季节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活动。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整。瑞岭名郡学校执行校长吴韬宽说,该校自建校以来坚持五育并举,高度重视以体育人。在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配备上符合国家要求,严格把关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保证每一堂体育课都有质有量有特色地开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区,体育培训菜单也日益多样化,健美操、滑雪、滑轮等运动项目逐渐进入孩子们的视野。在新区第一初级中学,根据男生喜好,成立足球、篮球、冰球校队,组织班级开展足球、篮球联赛;根据女生的喜好,成立舞蹈社团、健美操校队。每学年,学校都会举办多场比赛,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树立榜样、追随体育健将,形成社会良好风尚,这个学期一股清风吹进校园:第十四届全运会轮滑冠军任卫士来新区第四小学轮滑社团,并为其传授轮滑技巧;新区第五小学的孩子们零距离看到并摸到伦敦残奥会冠军奖牌,聆听了赛艇TA级男女混合双人双桨项目冠军费天明的励志演讲。在政策引导及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专业体育人才走进校园。


公益活动 支持体育发展


家庭、社会和学校都给予青少年体育帮助和支持,在全社会形成支持青少年竞技体育的氛围。作为全省最先进的比赛场馆,甘肃省体育馆率先敞开大门。


利用体育场馆及赛事、演出活动,邀请学生到馆参观,增加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行业的了解。新区第三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就是受益者,他们刚刚参加了该馆组织开展的幼儿走进体育馆公益活动。而这样的活动还会有很多:5月,全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等赛事将在该馆陆续举办,届时更多的新区青少年将有机会观摩并参加相关活动或培训。


415日,春日晴好,来自金昌、定西、白银、兰州新区等地的30多支队伍、450多名轮滑小将在新区争霸。为期两天的甘肃省轮滑大联动2023年轮滑联赛暨MX明星轮滑伴我行城市轮滑节(兰州新区站)点燃了孩子们的激情。作为承办方之一的京都商业集团负责人说,我们一向支持新区青少年体育发展。目前,已依托集团商圈优势开辟了4个运动场地,专供青少年滑轮训练、舞蹈比赛等活动之用。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人力、物力、场地等各方面提供有力支持。(记者姜波)


来源:每日甘肃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