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警惕“野生”体育培训伤了孩子

新资讯 2023-10-27 15:57 中国教育报 13 0


据《北京日报》报道,中秋国庆长假返校后,北京各区中小学陆续开展四、六、八年级的体质健康测试统测。一时间,校外体育培训在线上线下抢尽了风头,众多家长也在被渲染的体测焦虑下纷纷报名。记者调查发现,一边是培训需求迅速升温,一边则是校外体育培训机构乱象丛生,很多培训机构在从业人员、培训场地等方面并不符合规范。


2021双减以来,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学生、家长的时间精力得到大量释放,更有意愿入场非学科类培训,但非学科类培训市场尚处于逐渐规范的过渡期。尤其是在体育进中考后,一些培训机构套用过往学科类培训的老路,用应试压力裹挟家长盲目消费。


焦虑营销,是某些商家的常用套路,有的话术对家长本人不一定有用,但换到孩子身上,很多人就坐不住了,在中考差1分就差出几千名”“体测前一定要去模拟,别耽误孩子这样的怂恿说法刺激下,许多家长没来得及仔细分辨就赶忙掏腰包。但所谓的一对一高端体育培训,是否规范、安全,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笔者曾亲眼见到体育培训人员在小区空地带孩子跳绳,被物业驱赶后狼狈转移,一节课上得七零八碎,据说后来转战附近公园,也难逃驱逐待遇;也曾见到小学生在健身房跟着一对一私教训练,而相关器械分明是为成人设计的,健身房也张贴着禁止未满14岁青少年使用健身器械的警示。如此野生的培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可以确定的是,校外体育培训逐渐迎来规范监管时代。近两年,国家层面已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地方层面也进行了许多探索。以北京为例,2022年北京市体育局发布《北京市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准入审查工作指南》,对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培训场地、培训设施等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北京市校外体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则在不久前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该标准对校外体育培训场地设施、安全保障、培训管理等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规范。


面对校外体育培训层出不穷的乱象,须尽快建立服务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对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及从业教师的专业资格审查和认证,对虚假宣传、乱收费等现象,政府要多部门联合整治,加强对不良机构的曝光处理。各级教育部门还要加大对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的预算和投入,让学校体育牢牢占据主导地位。


作为家长,首先应当放平心态,明确无论是学科类还是非学科类,学校都是教育的主阵地,任何试图用补剂充当主食的做法都不可取;其次,如条件允许,创造良好的家庭运动氛围,带头进行体育锻炼、亲子运动,往往能收获良好效果。如确有需要寻找校外体育培训,也要主动了解相关政策法规,重点关注机构在证照齐全、安全合规、教练德技兼备、预付费额度等方面的情况,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切身利益。


(作者:唐琪系本报记者)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