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爽)9月28日,雷军发微博表示已经完成年内第100次健身房打卡,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目标。此前,雷军在跨年直播中分享了自己的三个新年愿望,其中之一就是“要好好健身”,打算在健身房打卡100次。 雷军微博截图 据了解,雷军自2025年1月2日开始健身计划,平均每月打卡超10次,保持了极高的自律性。期间虽因工作有所中断,但后来也坚持恢复训练。 从“一天跑10公里”到“早起健身少睡半小时”,雷军的坚持令不少人佩服。不过,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主任委员、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郭建军在9月29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雷军的坚持值得敬佩,很好地提醒了我们要重视运动,但运动也要讲究科学,不宜盲目。 工作再忙,也能做好“维持健康”运动 在采访中,郭建军特意向记者强调,运动分为“维持健康”和“提升健康”两个层次,虽然后者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成目标,但普通人完全可从“维持健康”起步,逐步提升,“再忙,也不能放弃维持健康的基本运动。” “把运动融入日常,一些碎片化的活动,累积起来就能起到维持健康的作用,并不需要专门抽出一两个小时。”郭建军表示,用爬楼梯代替乘电梯、短距离出行用步行或骑行替代、进行家务劳动,甚至在工作间歇站起来活动拉伸等,其实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 “雷军的健身故事,与其说是‘模板’,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对健康的渴望。”郭建军说,“但运动不是盲目地‘拼毅力’,而应是融入生活的科学习惯。再忙,也要动起来,并且要动得明白、动得安全。” 运动靠毅力,也讲究科学 郭建军表示,坚持运动,甚至完成100次打卡,确实需要极强的自律性,“但运动不能光靠毅力,更要讲科学。” 雷军曾在采访中多次分享自己的运动经历:为了减肥给自己定的任务是一天跑10公里,一个月跑300公里,坚持了一年多时间,期间曾跑到膝盖骨裂;因为工作忙碌,为了能够坚持健身,每天少睡半小时,6点或6点以前起床,6点50到健身房;在第30次打卡的时候,雷军坦言“昨晚有点失眠,今天早上特别困”,但也坚持健身打卡…… “我们常说‘无评估不运动’,尤其是提升健康水平的运动,一定要有专业指导。”郭建军告诉记者,即使是运动前的热身,里面也有很多的技巧,更不要说高强度运动。对于普通人来说,在缺乏科学评估和指导的情况下,盲目锻炼极易导致受伤。 此外,郭建军表示,睡眠与运动同样重要,牺牲休息时间健身不但影响神经内分泌,也增加运动损伤风险。“如果真的很忙,选择低强度、短时间的活动也完全没有问题,但不建议压缩睡眠时间或者在前一晚没休息好的情况下健身。” |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9月29日讯9月29日上午,“中国体育彩票
9月26日,一声哨响划破长空。2025成都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