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99篇文章,32万字,讲述惠南古城故事……近日,惠南文学社《走进惠南古城》新书分享会举行,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姚海洪、严志明等参与撰写的作家及作者30余人相聚一堂,分享惠南古城的历史风云和时代变迁的人物传 ...
99篇文章,32万字,讲述惠南古城故事……近日,惠南文学社《走进惠南古城》新书分享会举行,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姚海洪、严志明等参与撰写的作家及作者30余人相聚一堂,分享惠南古城的历史风云和时代变迁的人物传奇。
惠南是一座有着600多年筑城史的文化古城,自古人杰地灵。今年年初,惠南镇党委、政府提出“一座古城,两河流域,三生融合,四轮驱动”的发展战略。3月中旬,惠南文学社开始编写《走进惠南古城》一书,讲述惠南古城故事,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 会员们四处奔走寻访古城遗迹、采访人物、寻觅史料,日夜写作。近半年的团结合作,全部汇聚《走进惠南古城》一书当中。据悉,《走进惠南古城》一书分“历史篇”“历史人物篇”“古城新颜篇”“谚语习俗篇”和“诗歌篇”五辑,共32万字。 “讲好惠南故事,传承古城文化,关键是要把热爱家乡的感情放进去。”惠南文学社社长姚海洪从小生活在惠南,满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让更多人了解惠南古城的责任感,用了45天时间走访了古城墙遗址、大成殿、福泉寺、古钟园等,用纪实手法写下了5万余字的中篇散文《走进惠南古城》。其他会员有的不顾年事已高,有的放弃休息,大家齐心协力推进…… “当我打开惠南古城的历史篇,仿佛寻觅着那一抹历史的烟云,犹闻涛声滚滚来,从富有诗意的南汇古城穿越着时光,无论是‘看银杏忆往事’,还是‘靖海桥畔琵琶声’,都记载着惠南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浦东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冠琛说。她曾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惠南,这次创作了散文《青春记忆中的美好》和诗歌《行走在古钟园》,以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她上世纪70年代在惠南镇上南汇工务所工作成长的经历。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山区楹联诗词学会副会长倪春军是土生土长的惠南人,这次特地写了散文《家门前的那条路》和《东门大街美食记忆》。“《走进惠南古城》体现了惠南作家笔下的古城底蕴和文化魅力。”他说。 据悉,惠南文学社成立8年来,按照“立足惠南,辐射浦东,服务惠南,闪光浦东”的宗旨,积极开展文学创作活动,编辑出版了《惠南——岁月留痕》《青春惠南——“惠南杯”诗文大赛作品选》《作家看惠南》等10余部文史散文集和报告文学集。 惠南文学社表示,围绕“塑造惠南、激活惠南、点亮惠南”,将一如既往地勤奋创作,挖掘惠南古城的历史文化,讴歌惠南新人新事,为擦亮“惠南古城”新名片贡献力量。 文字:沈馨艺 金寒梅 编辑:朱轶锴 来源: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
为深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两创”与社区治理
4月17日,《2024字节跳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