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湖南新田:文化研学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活起来”

新资讯 2025-5-13 16:25 红网 1 0

摘要:  红网时刻新闻5月13日讯(通讯员 蒋军君 胡坚)近年来,新田县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全力打造“文化+旅游+研学”的新业态,让广大青少年乃至游客在新田这片土地上,通过“研、学、游”的深度体验,深切 ...

红网时刻新闻513日讯(通讯员 蒋军君 胡坚)近年来,新田县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全力打造文化+旅游+研学的新业态,让广大青少年乃至游客在新田这片土地上,通过研、学、游的深度体验,深切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开启一段段别具意义的文化之旅。



512日,一群师生走进国家4A级景区龙家大院,开启了一场古村文化溯源,劳动教育体验的沉浸式研学之旅。通过实地考察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千年古村展画卷,建筑智慧启新思。龙家大院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至今已有930余年历史,现存明清古建筑48栋,被誉为中国传统乡村的活化石。在教练与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穿行于三堂九井二十四巷的迷宫式建筑群中,惊叹于古人藏风纳水的建筑智慧——月塘、村落、田垄结合的字布局。且周边群山环绕,隐世村落炊烟起,让人脑中不觉映照出村连幽径拖青黛,门瞰群山拥翠微之美景。



大家看面墙有两个造型别致的小窗口,这叫灯窗,每到晚上,放上一盏油灯,既照亮了路人,也照亮了自己,这也就是龙家传家八德精神中的睦邻友的具体展现了。讲解员郑雪芳将古村建筑的巧妙设计与龙氏耕读传家精神内容相结合,逐步将文化传承贯彻到研学旅行之中,既能让学生们了解古人建筑的智慧,也能真正体会中华文化传承的精髓。


楹联文化藏密码,耕读传家续文脉。作为中国楹联第一村,龙家大院现存128副明清楹联,涵盖篆隶楷行草等多种书体,内容多体现诗礼传家、耕读为本的治家理念。在敦厚堂前,师生们驻足研读居同靖节先生宅,家衍零陵太守风一联,通过对比陶渊明隐居文化与东汉龙伯高敦厚周慎的官德传承,领悟到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的深刻内涵。



为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在教练与景区工作人员指导下,学生们运用烟熏镂空技艺,在红纸上绘制出精美书法文字。结合古老技艺实践,深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对楹联艺术的热爱,感受伯高敦厚经德文章的处世之道,让古老技艺在年轻一代中重新绽放新光彩。


寓教于乐砺心智,团队协作促成长。在迷宫挑战环节,学生们分组协作,通过观察迷宫走向、陷进分布等线索寻找出口。小组长指引方向,组员们齐心协力操控桌面,让小球走向终点。最终,所有小组都在40分钟内完成挑战,在实践中提升了空间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文化浸润育新人,培根铸魂启征程。千年古村龙家大院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宝库,更是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龙家大院研学课程开发者表示,通过此次研学,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传统家风内涵,未来将进一步探索文化研学+实践教育+红色传承的多元育人模式。


近年来,新田县文旅发展中心依托龙家大院、小源会议、东升农场等三色文旅资源,逐步开发了楹联文化研学、农耕研学、户外健康、红色教育等多样化的研学课程,以多元、多样化的内容来丰富孩子们的研学之旅,使大家能在欢乐中真正学习到文化传承的知识,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真正活起来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