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非遗在校园”活动走进省实,中秋雅集里传承传统文化

新资讯 2025-10-6 17:20 羊城派 1 0

中秋佳节将至,广州非遗在校园系列活动于日前走进广东实验中学。


本次活动是该校第三届琴棋书画诗曲茶中秋雅集活动的重要环节。古琴艺术(岭南派)、篆刻、广式月饼制作技艺、广式插花等4项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为学子们打造了一场兼具趣味与文化底蕴的中秋非遗体验。



活动现场,古琴艺术(岭南派)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区宏山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古琴专业团队,现场指导学子学习基础指法,带来意境高远的演奏。作为中国古琴艺术重要流派,岭南派古琴早在汉代流传,以古朴明快、刚健爽朗的琴风著称,注重剑胆琴心、形神兼备的传承,其200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篆刻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牧心印社带来技艺高超的篆刻演示,传承人宋明现场传授篆刻技艺并指导学子实操。学子们专注投入,在刻刀与石材的碰撞中感受传统艺术魅力。增城地区金石篆刻以印章为主,设计篆稿是核心,工艺上有阳文印、阴文印、阴阳印等形式,该项目在2022年被列入第八批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师生团队带来的广式月饼制作体验格外应节。谭子华、江志伟、李小红等老师手把手教学子们制作奶黄馅冰皮月饼,让大家领悟食在广州的饮食文化。起源于晚清的广式月饼制作技艺,以重油、皮薄、馅多为特点,2012年入选第四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高,更是出口月饼的主力。



广式插花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晓娃及其团队,用朱蕉叶、月季、金丝桃木果等打造作品,寓意朝气蓬勃”“硕果累累,传递中秋祝福。广式插花借鉴岭南园林、盆景、书法等艺术,融入广府讲意头风俗,2025年入选第九批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名单,兼具美化环境与陶冶情操的价值。



本次活动是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探索文教融合、馆校合作美育路径的生动实践。


作为全国首批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广州市文化馆一直致力于为青少年搭建传播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该馆还开展了青少年导赏志愿服务、非遗研学、非遗体验课等形式丰富的活动,让青少年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筑牢文化认同感,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文|记者 周欣怡


图|主办方提供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