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南国书香节首发“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解码传统智慧中的东方生活美学

新资讯 2025-8-18 11:51 南方网 1 0

816日下午,南国书香节主会场人头攒动,一场以品味生活之美为主题的新书发布会在此拉开帷幕。暨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正式首发,作者顾作义携这套凝结着中华传统生活智慧的著作与读者见面,学者江冰、作家盛慧等嘉宾齐聚一堂,共话中华经典中的东方雅韵,探讨传统生活美学在当代的传承与转化。



以经典为桥,让千年美学照进当代生活


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由顾作义先生倾心打造,一套五本,分别以《随园食单》《茶经》《酒谱》《陈氏香谱》《瓶花谱》《瓶史》等经典著作为研究范本,从饮食、茶、酒、香、花五个维度,解码中华传统生活美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社长阳翼在致辞中表示,中华五千年文明从不缺乏对生活之美的深刻洞察。《〈随园食单〉之中国味道》带读者品味袁枚笔下的本味饮食智慧;《〈茶经〉之中国茶道》让人体会煎煮间的和谐人生意境;《〈酒谱〉之中国酒道》解码酒礼中的修养之道;《〈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教人们在香气中滋养心灵;《〈瓶花谱〉〈瓶史〉之中国花道》则让人感受草木间的物我合一。这些流淌在典籍与生活里的美学基因,是我们民族独有的精神财富。


阳翼认为,这套丛书立足中华原典,将来自千年传统的生活智慧转化成现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与生活哲学,它以中华经典为桥,以中国文字为媒,让经典走出古籍、走进生活,希望能让更多人在书香中读懂传统之美,在生活中传承文化力量,让千年美学在当代绽放新的光芒。


以生活为壤,让传统智慧焕发新生机


在随后的主旨讲座中,顾作义以品味生活之美:人间烟火中的东方美学为题,深入解读了中华经典中的生活美学。他指出,中华美学是一种以自然万物之美、艺术人文之美、生活礼俗之美融会贯通于人的生活场域的整体性美学。然而,据2024生活品质报告显示,75%的都市人存在感官钝化,反映出人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在下降,现代生活少了诗与远方



顾作义认为,生活美学是一种生活哲学,兼具审美情趣,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之学,也是关注身心健康的生命之学。其涵盖三个核心维度:从提升艺术境界;从生存到精神享受的转变;从经济到情感文化价值的追求。生活美学的宗旨在于以美学滋养生活品质,从粗糙生存到诗意栖居;以美学淬炼生活品位,从盲目追随到独立自我;以美学铸就生活品格,从外在浮华到内在光辉。


在中华经典中,生活美学的实践无处不在。《随园食单》不仅记录三百余道佳肴,还教人清者配清,浓者配浓的调和之道,讲求色、香、味、形、韵,让人们专注食物的本味、真味;《茶经》中,从炙茶持以逼火的专注到分茶焕如积雪的观照,彰显日常仪式中的艺术自觉;《酒谱》以温克”“诫失为饮酒最高境界,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美;《陈氏香谱》记载八十种香品及闻香配香方法,构建典雅生活秩序;《瓶花谱》《瓶史》以花的色彩和优美姿态引导人们在花开花谢中感悟生命四季。


顾作义强调,生活美学包含道器术法的统合之美与精神价值的交融之韵。体现时空对话,如《瓶花谱》提出春冬用铜,秋夏用磁是精神引领,如《随园食单》饮和食德,《酒谱》温克追求身心和谐;术法是实践与创造,如《随园食单》记录的厨艺技巧,《茶经》的三沸辨沫古法。而精神与艺术的升华、情趣与实用的统一、主次有序的哲学架构,共同构成了生活美学的精神价值。


在传统美学的现代传承与转化方面,顾作义表示,现代生活中传统智慧得以延续,如现代茶室遵循《茶经》三沸辨沫古法,酒楼食肆以《随园食单》戒耳餐为美食评判准则。同时,通过研制素火腿、复原唐代煮茶法、调制养生酒饮等方式,实现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他认为,现代转化需把握器以载道与时俱进的平衡,让古典美学成为照亮现代生活的北斗。



嘉宾圆桌分享环节,学者江冰认为,这套书呼应了当下新国潮和文化复兴的社会思潮,从书中的花道、茶道、饮食之道等,能看到中国人对日常生活的重视、爱好和用心,在全世界所有民族中都位居前列。他还称赞丛书设计精美,图片丰富,通俗易懂,适合各层次读者阅读。


作家盛慧则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认为这套书能让人找到回家的感觉,摆脱文化上寄人篱下的状态。他以粤菜继承袁枚饮食精髓、潮汕人将茶文化融入骨髓为例,说明传统生活美学在当代的生动实践,并感慨践行这些美学是一辈子的事,需要转化成生活方式,就像阿尔卑斯山里的名言慢慢走,欣赏欣赏,人生需要慢慢欣赏,带着这本书,会感受到很多幸福。


顾作义在分享中提到,自己近年沉潜于经典的解读著作,我从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选一个侧面去解读经典,希望做一些普及工作,让更多读者对经典产生兴趣,提高文化自信,培养文化情怀。


发布会后,顾作义为现场读者进行新书签售,气氛热烈。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的首发,为南国书香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也为读者打开了一扇走进中华经典、品味生活之美的大门。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小庚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