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徐锦庚创作的《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隆重面世。本书是庆祝建党百年的重点选题,系统全面考证《共产党宣言》的报告文学,是一部厚植于党史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有助于全党领导干部和党员更加深刻地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更加坚定地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本书以报告文学手法,从小角度纵深切入,追根溯源,从马克思、恩格斯著述《共产党宣言》,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再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过程,全景式讲述了《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出版的前世今生,并牢牢把握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条主线,刻画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以及在《共产党宣言》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和带给中国革命的意义。 全书饱蘸厚重历史之墨,兼具生动文学之笔,深入诠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论断,又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大背景下,刻画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大批仁人志士群像。道者,亦问道、求道、认道、取道、用道、弘道之谓也。在一众“望道”者中,陈望道无疑是本书的主角。作者用相当篇幅,仍以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主线,书写这位著名学者的传奇经历,将他的个人抉择置于时代洪流之中,真实而细腻地展现了其对革命的上下求索和对信仰的不懈追求。 同时,本书展示并引用大量党史文献,又从多角度深入地剖析中文版《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铸魂引航作用。在追溯中,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又光辉灿烂的征程也缓缓展现,这对于学党史、加强党性教育有着一定参考价值,也能给予读者持久磅礴的心灵力量。 徐锦庚在书中表明心迹:“人类一直都在苦苦寻找完美世界。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中国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完美世界。从《乌托邦》的空想社会主义,到《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社会主义,人类在荒野里跋涉300 多年之后,终于找到一条通往理想社会的真正道路,找到实现这个理想的领导者和战斗者。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频道 |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谢嘉伟 2025年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
北京,这座承载着三千余年建城史的古都,宛如一部厚重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