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为“两区”)建设蹄疾步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产业开放发展迈出新步伐。 “文化、金融、健康是东城区产业开放的三个方面。”8月18日,北京市东城区商务局副局长彭朝晖告诉记者,东城区坚持创新驱动、外向融合,产业开放取得新成效。 市民参观嘉德艺术中心举办的“崇威耀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武备展(光明网记者 张倩/摄) “文化+金融” 助力“两区”建设 在文化领域,东城区秉承“崇文争先”理念,持续创新机制、拓宽渠道、优化生态,打造“文化+金融”的“东城方案”。据了解,2021年,东城区文化产业产值达到1436.3亿元,同比增长11.9%,收入总量保持全市前列,文化产业地均产出位居全市第一。 好成绩取得的背后是东城区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文化领域,切实缓解了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等痛点问题。“东城区在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和产业基资金上三管齐下,帮助文化企业能够稳定抗击疫情,继续发展起来。”据东城区文促中心主任李嘉介绍,借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东城区联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三家属地支行率先挂牌成立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支行,同时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市委宣传部等七部门的支持下,设立了8家文化金融示范区专营组织机构,目前为文化企业信贷额已超过65亿元;另外,东城区成立了文菁文化+产业基金,也即将成立东城区文化产业投融资联盟,希望通过更多的社会资本来助力文化企业发展;此外,企业还有文菁文化产业资金等专项扶持。“每年东城区财政会拿出6000万元来扶持文化企业的发展。”李嘉说。 开放政策环境 增加企业发展信心 嘉德艺术中心正是“文化+金融”红利的受益企业之一。嘉德艺术中心副总经理王彤告诉记者,除了获得资金上的扶持,“两区”建设更加开放的政策环境也让企业发展信心倍增。 “2019年,作为文化企业,我们率先尝试了海关新推出的‘关税保证保险’业务。”王彤说,企业以往引进文化艺术品需缴纳较高的保证金、保函费用,而“关税保证保险”只需要企业交付几十万的保险费用,大大缓解了企业因押保带来的资金压力。通过这几年的积累,今年,嘉德艺术中心又拿到了海关“AEO高认免保”业务,即以零税费的方式承接了艺术展。“这是海关第一次对民营企业放开此项政策。”王彤说,我们有了更多资金可以用于在地铁、艺术媒体上做广告宣传、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开展免费教育讲座等等。 嘉德艺术中心成为暑假里孩子们参观游览的好去处(光明网记者 张倩/摄) 借力“两区”建设 建立保税仓库 此外,位于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的嘉德艺术中心还支持隆福寺地区打造高质量的艺术品服务平台,开展艺术品快速通关及相关仓储等服务政策落地。“借助‘两区’建设,我们尝试在嘉德艺术中心内建立一个保税仓库。”王彤介绍,嘉德保税仓库的建立既能够满足进境文物艺术品存储的环境标准;减少多次提取器物造成的安全隐患;缓解企业在保险、物流等环节的压力,有利于北京市高质量艺术品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极大促进跨境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产业投融资业务发展。 目前嘉德设立保税仓库的可研性报告已完成,将尽快提交海关,促成保税仓库在东城落地。同时,进一步争取保税状态下的文化艺术品在嘉德保税库或同一建筑内专用展示场所进行展示方面予以政策扶持,更好地发挥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流功能,服务文化金三角建设。 (光明网记者 张倩) 来源:光明网 |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谢嘉伟 2025年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
北京,这座承载着三千余年建城史的古都,宛如一部厚重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