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辖区百姓文化生活,打造双杨特色文化品牌,近年来,潍坊经济区双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发挥辖区红色历史文化底蕴,以“红色文化”铸魂,以“传统文化”聚力,以“优化服务”惠民,努力让红色基因、文化底蕴转变为“幸福能量”。 依托“家门口”红色资源,涵养文化根脉。高标准打造高标准打造前阙村史馆,各村粉刷红色文化宣传墙,集中宣传本土红色革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宣传阵地”效能。实施“铸魂补钙”工程,建立党性教育基地,与红色展馆相结合,开设红色教育党课套餐,采取沉浸式、情景化、体验式的互动模式,先后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党员做表率”“永远跟党走,筑梦新征程”等红色主题活动,传承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使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健全。目前,双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综合文化站已投入使用,设有图书室、志愿服务站、天窗议事室、文娱活动室、四点半学校、家长学校等多个功能室。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打通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更好地保障村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大对各村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力度,提升打造3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于一体,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组织重点示范村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成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载体。 盘活文化资源,整合辖区内各类文化资源,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资源,将文体活动舞台搭在群众家门口,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先后开展“喜迎二十大、礼赞新农村”,一村一场戏等文艺演出活动70余场。不断加强辖区文体艺术人才的挖掘培育,鼓励更多的群众关注、支持和参与文化活动。新组建了舞蹈、太极拳等多支队伍,在提升文体组织技能上狠下功夫,专门聘请老师传授技能,提高演出水平。目前,辖区以文体志愿者队伍为基础,常年参与文化活动人数超过200人。 下一步,双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将进一步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基层文艺团体和骨干培育力度,带动辖区基层文化不断提升,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谢嘉伟 2025年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
北京,这座承载着三千余年建城史的古都,宛如一部厚重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