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通讯员 张婴婷 记者 宋宁华)仲夏之夜,邻里相约,乘风凉看表演,在家门口欣赏着平时只能在荧屏上看到的“角儿”们的精彩演出……这是件何等惬意的事。 在南码头社区,广大戏迷们都有个美丽的约定,每年夏季一定不能错过大咖云集的“南风雅韵”戏曲纳凉晚会。作为街道精心培育的文化品牌项目,承载着居民们的期盼,南风雅韵每年邀请戏曲界各路名人来社区与百姓纳凉联欢,至今已举办了第20届。 图说:“南风雅韵”戏曲纳凉晚会。主办方供图(下同) 一炮打响,纳凉晚会走进戏迷心中 近日晚上,酷热的天气依然抵挡不住戏迷们的热情。离开场还有1个多小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却早已是热闹非凡。大家一边参观戏曲台前幕后的宣传展示,一边等待着好戏开演。 与往年一样,今年公益演出的演员们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有国家一级演员,也有艺校学生、社区本土文化团队优秀队员。居民们竞相传阅节目单,对晚会充满着期待。 舞台的侧幕,有一张“老面孔”,他的名字也会出现在每一届的节目单上。他就是南风雅韵创始人之一、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演出家协会会员、南码头居民郭沪生。 回想起2001年首次在临沂七村小广场举办纳凉晚会时的情形,郭沪生仍记忆犹新。当时刚从文化岗位退休不久的他提议在小区举办戏曲纳凉晚会。得到书记大力支持后,郭沪生广发英雄帖,昔日的学生、朋友、同事,京剧、越剧、淮剧、滑稽戏等戏曲界的“腕儿”们纷纷前来助阵公益演出,一场节目让七村居民们直呼“大开眼界”。 首次举办就一炮打响,于是就有了第2届、第3届。随着名气越来越响,居委小广场已经容纳不了慕名前来的居民。从第4年起,南风雅韵被街道“收编”,纳入了街道文化服务菜单之中。郭沪生也成了街道特邀的文化指导员、南风雅韵总策划。从此,南风雅韵从小区走向社区,从社区舞台走进戏迷心中。 一诺千金,戏曲大咖20年从未缺席 今夏的南风雅韵依然阵容强大,国家一级演员孙庆、徐世利、梁伟平、梁仲平、景兰英等,带来的川剧变脸、京剧《智取威虎山》、独脚戏《欢歌笑语》、评弹《苏州好风光》、昆剧《牡丹亭》,让观众大饱眼福。 其中,梁伟平可谓是南码头的“老朋友”了。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时任上海淮剧团副团长的梁伟平,在第一届受邀演出时,就被热情的居民打动。“只要南码头举办纳凉晚会,我一定来!”梁伟平一诺千金,社会活动异常繁忙的他,20次公益演出从未缺席过。 为了这个美丽的约定,受街道“重托”,在郭沪生、梁伟平的鼎力支持下,每一届的南风雅韵都是大腕云集。国家一级演员章小申、张达发、李九松、钱程、孙青等相继来到南码头,奉献了一台又一台的精彩演出。其中,章小申及夫人、著名演员吴海燕,梁仲平、景兰英等表演艺术家,更是被南码头戏迷们的热情所感动,几乎是每年都到。 居民陈阿姨今年又约上姐妹们来南码头看南风雅韵。“南码头戏迷真开心,每年能看到这么多大牌演员……”姐妹们的赞美之词,常让陈阿姨觉得自己身为南码头人很是自豪。 一个平台,精心打造社区文化品牌项目 如果说,每年看场大戏是南风雅韵给戏迷们的直接福利的话,那么通过南风雅韵,不断培育壮大社区戏曲爱好者队伍,提高大众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修养,才是这个舞台更高层次的价值体现。 “南风雅韵已不仅仅是社区纳凉的舞台,还是一个体现区域居民文艺喜好的文化标签,更是一个不断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平台。”在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吕中子眼里,南风雅韵之所以能火爆二十年,得益于长期以来街道在文化服务方面将“居民所需要的、政府可提供的、社会能参与的”精准对接,来不断提升文化品牌的内涵,拓展文化服务的领域。 20多年来,南码头路街道以南风雅韵为平台,积极引进社会公益资源,深耕文化戏曲团队建设,聘请了像郭沪生这样的文化指导员,培育了不少戏曲“草根”明星。沪剧爱好者王晓红、越剧爱好者宋桂青都是南风戏曲队的骨干。今年,她们再次登上了南风雅韵的舞台,为自己能与偶像同台演出而自豪。从某种意义上说,南风雅韵也见证着她们“看戏、学戏、演戏”的成长过程。 近两个小时的演出,观众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沉浸剧情之中,现场掌声不绝于耳。即便演出结束了,依然久久不愿离场。 “南风雅韵,明年再见!”是每一场晚会的落幕之词。好戏虽已散场,但南码头文化服务的精彩还在不断上演…… 来源:新民晚报 |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谢嘉伟 2025年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
北京,这座承载着三千余年建城史的古都,宛如一部厚重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