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长辛店老镇更新项目实现4.9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宛平博物馆之城”计划落地、北京园博园开展各类型重大品牌活动188场、百年二七厂1897科创城汇聚150多家企业……1月10日,记者从丰台区两会上获悉,2024年丰台加速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建设,一批创新激发消费新活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将实施。 “宛平博物馆之城”先期启动区今年开城 宛平城、长辛店老镇等文化遗产如珍珠般点缀在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之上,“宛平博物馆之城”就是其中一颗明珠。“我们将加快推动赓续文脉的‘宛平博物馆之城’计划落地,以‘针灸式’改造理念打造街区样板间。”丰台文旅集团董事长、北京园博园管理中心党组书记杨蕊介绍,目前宛平城已完成5处示范点位的保护性修缮工作,并吸引了咖啡馆、特色文创商店、国家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古琴博物馆等多元业态入驻。春节期间将推出“何以宛平,新春启城”为主题的群众嘉年华活动。2024年丰台区将完成宛平城三期解危行动,先期启动区正式开城。 杨蕊介绍,“宛平博物馆之城”将重点推进主街建筑的装修与招商、宛平县衙沉浸式文旅项目、宛平红色研学基地项目、博物馆社区文化会客厅项目、自营博物馆项目等,打造西侧城垣马道及宛平城西动线,到2025年实现“主街有亮点、城垣有看点、西门内外看、调性初养成”的基调,形成“灰墙黛瓦连片、红砖红瓦点缀”的总体风貌,实现从历史古城到博物馆之城的蝶变。 年代博物馆和国际艺文大道汇聚长辛店 2023年,丰台区发布“长辛扶摇计划”,打造城市更新标杆文化活动,全力推进长辛店老镇有机更新。截至目前已经有4.9万平方米实现开工建设。 其中,长辛店大街开工路段定位为“民族文化创新坊”,建筑以“年代博物馆”为特色,第一理发店将被整体保留、修旧如旧,原回民食堂和仁丹药铺也将在修缮后对外开放,百年老店北天和永药铺将成为以中医药文化为元素的茶饮品牌;曹家口路段定位“国际艺文大道”,建筑更新后,将形成具有创新、艺术气质的新文化街区,未来将主要提供文旅消费体验。 2024年,丰台区将加快推进长辛店老镇城市有机更新,长辛店老镇启动区一期开街将精彩亮相,3万平方米配套住宅实现上市,形成与经营业态融合的开放式城市更新街区。 园博园2023年引客上百万 北京园博园也承载丰台区高品质生活服务供给的重要功能,2023年推出了首届国潮艺术节、首届冰雪乐园等自主品牌活动,开展的各类型重大品牌活动188场,同比增长241%,全年吸引游客百万余人。 2024年北京园博园将以“公园+”理念、乐游为主线,打造集“公园+休闲、度假、运动、演艺、展会”为一体的文旅休闲消费新空间,延伸创造园博园首届“花卉节”“萌宠节”“亲子节”“美食节”“灯光节”“音乐节”等活动体系,塑造园博园自身IP,同时落地一批高附加值产业项目,助力丰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拓宽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创新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2023年丰台区通过文化产品创新和生产供给,对老厂区、老工业区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了一批网红打卡地,百年二七厂转型为二七厂1897科创城正是一个生动案例。丰台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青旅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博介绍,目前二七厂1897科创城已经进驻150余家单位,依托科创城成立的京赢家联盟更是汇聚了丰台河西地区380多家企业,构建出一个崭新的企业发展生态圈。 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李振介绍,2023年丰台区文旅业实现强势复苏,前三季度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89.3%。今年丰台区将加强莲花池—金中都古都文化片区考古与文物保护,促进南中轴—南苑文化片区历史景观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持续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深化拓宽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让文旅业成为丰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 宛平城效果图,丰台文旅集团供图 |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谢嘉伟 2025年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
北京,这座承载着三千余年建城史的古都,宛如一部厚重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