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讯(记者 仇玉姣 通讯员 董丹青 郭梨)5月18日至19日,“汨罗江流域文化与文学地理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理工学院举行。著名作家韩少功,北京大学原中文系主任陈晓明,长江学者、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贺仲明,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曾大兴,广东省文学院院长熊育群,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沈念等知名作家和专家学者等60余人齐聚岳阳,探寻汨罗江流域文化与文学地理学的关系,挖掘汨罗江流域文化精髓,助力汨罗江流域文学的发展。会议由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院长曾炜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小立致辞,“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汨罗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流域内孕育了众多文人墨客和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研究价值。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汨罗江流域的文化精髓,促进湖南理工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 此次研讨会分为“文学、文化与地理”“汨罗江流域作家学者论文学”“新世纪以来汨罗江流域作家研究”三个板块。专家学者围绕水域与文学地理学、小地域文学与文化的现代意义、文学地理学视域中的汨罗江文化特征、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汨罗江流域作家群、新世纪汨罗江流域作家群个案研究(创作自述)、作家的汨罗江行迹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等议题展开交流。 韩少功作题为《一方水土一方文》的大会报告。他表示,“一方水土一方文”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他认为,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地理、气候、人文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他主张应该尊重和保护各地的文化特色,让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融合,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贺仲明作会议学术总结时说道,此次学术会议的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特色非常鲜明,学者与作家互动,古代文学研究者与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交汇,会议开展得非常扎实,对提升汨罗江流域文学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湖南理工学院韩少功研究所,听取研究所所长杨厚均介绍研究所成立六年多以来的工作情况。韩少功对研究所2017年成立以来开展的学术活动及其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寄予热切希望。 5月19日,与会人员前往汨罗屈子文化园、长乐古镇、韩少功文学馆等地开展文化考察,感受汨罗江的文化底蕴与文学气息。此外,湖南理工学院2024届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毕业论文答辩也在韩少功文学馆举行,与会专家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出席并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此次研讨会由湖南理工学院、中国文学地理学会、《文艺论坛》杂志社主办,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承办,岳阳市作协、汨罗市文联、汨罗市三江镇人民政府协办。 |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谢嘉伟 2025年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
北京,这座承载着三千余年建城史的古都,宛如一部厚重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