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王艳琼 4月24日下午,温州全市文化特派员工作年度推进会召开。自去年5月以来,227名省市县三级文化特派员奔赴温州基层驻点,已经涌现一批典型经验。现场,瓯海区、苍南县、乐清市清江镇作典型交流发言,省级文化特派员李睿浦、市级文化特派员应苗苗分享基层驻点经验。 记者 王艳琼 摄 文化特派员制度是浙江省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温州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活动上抓联动、项目上求实效、服务上强保障,以“服务一个村、提升一个镇、带动培养一支队伍”的工作思路,选派三级文化特派员,实现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并且,梳理出基层文旅融合、非遗保护等308条重点文化需求清单,形成了文化家底“一本账”;组建“1+N”文化能人服务团,以一支文化特派员队伍为总引领,吸引乡村艺术团、礼堂管家、非遗传承人、新闻传播骨干等“N”类文化能人,共同为乡村文化发展出谋献策。 针对不同地区人文环境、资源禀赋各异的特点,温州推出227个文化特派员领衔文化项目品牌,力争通过文化项目带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文化特派员全年驻点基层100天、每月下沉服务不少于1次,从资源配置到项目落地、从过程监管到质效转化,开展文化项目全周期管控。 记者 王艳琼 摄 在创新驱动下,乡村激发文化活力。文化特派员通过挖掘地方文脉,发挥在地文化资源的带动作用,讲好文化故事,增强群众文化自信;为乡村带来好创意、新业态,让乡村有了人气;为乡村送去美育课等,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助力孵化乡村文化人才。如省级文化特派员董佳莺,推出“文化π•温州非遗出海”项目,带动海内外文化传播;市级文化特派员周锵,领衔开发瓦片画、狮山雪糕等文创,带动苍南县灵秀村200余人就业;乐清市7支队伍文化特派员服务团开展“田园有艺,乡野有歌”文艺送下乡活动,让基层文化阵地变得更加鲜活。 “去年5月17日,是我来到项东村报到的日子,项东蛮话文化令我印象深刻,从此便开始了平均每周一次的调研之旅。”省级文化特派员、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李睿浦派驻苍南县钱库镇项东村,为传承“蛮话文化”,他创作村歌、歌谣等文艺作品,带领童谣团踏上省、市“我们的村晚”舞台,助力项东村获省级金牌五星级文化礼堂。他感慨道,近一年的工作,让自己在乡村基层中苦练本领、磨砺品格、增长阅历、开拓思维。 记者 王艳琼摄 “文化特派员制度”在温州实践近一年来,三级文化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文化工作,在传思想、送服务、出善治、续文脉、兴产业、展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温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提升机制,依托温州乡学院构建“理论+实践+创新”课程体系,持续提升文化特派员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借助文化特派员的力量,推动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提升整体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特派员派驻期限是两年。随着此次年度推进会召开,227名省市县三级文化特派员将继续奔赴温州田间地头,谋划基层文化发展,推动基层文化创新,为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贡献力量。 |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谢嘉伟 2025年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
北京,这座承载着三千余年建城史的古都,宛如一部厚重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