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名文化记者怀化行|探寻高庙文化,他们惊叹史前艺术第一次浪潮

新资讯 2025-7-1 12:10 掌上怀化 1 0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谌孙存 潘雨 罗单 通讯员 李林


(高庙遗址博物馆)


盛夏6月,从远古一路奔来的安江活力澎湃、新意盎然,新建的高庙遗址博物馆与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隔沅水相望,朝晖夕阴间,景色变幻无穷。


这是一个诗意的地方。”629日,从九州大地而来的全国百名文化记者来到高庙遗址博物馆采访调研时,由衷发出感慨。


高庙遗址位于怀化市洪江市安江片区岔头乡岩里村沅水北岸,构建了沅水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发展谱系,展现了距今7800年至5200年史前文化的绚丽画卷。


走进高庙遗址博物馆,凤起高庙,文明根脉”8个大字赫然在目,随后的一组文化数据引起人们注意——


怀化高庙遗址出土距今约7800年的凤鸟纹陶器残片、沈阳新乐遗址出土距今约7000年的木雕鸟纹权杖、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距今约7000年的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陕西宝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距今约7000年的鸟龙纹细颈彩陶瓶、辽宁红山文化距今5500-5000年的玉凤、甘肃马家窑文化距今5500-4900年的变体鸟纹彩陶瓶、浙江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的玉鸟、湖北石家河文化距今4700-4400年的玉凤佩,唯有高庙文化出土文物时间最久。



(聆听讲解员讲解)


这说明中华文明的发源是多元的,这也是当前考古界、文化界、史学界都比较认同的观点。四川日报原编务总监雷健说。


在他看来,高庙遗址发现的文物年代较早,尚处于史前,并且陶器很多,说明当时这里很繁盛,文明是延续的,如青铜器时代等,应当也会有大量文物。他期待高庙遗址今后有更多的发现,多彩的文物将吸引更多的人来此打卡。



(观看高庙下层遗存)


高庙遗址出土了迄今所知我国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陶工用刻划或戳印篦点手法在器物的外壁或底部制作如凤鸟、獠牙兽面、山形、太阳、天梯、八角星等主题图案,并娴熟运用了多种艺术构图法则,由此掀起中华史前艺术的第一次浪潮。


采访调研人员看到,高庙文化早期的凤鸟纹很简约,仅以鸟的头或羽毛来表示凤鸟,多用刻划的手法表现。


博物馆讲解员介绍,从中期开始,陶工已将鸟的整个形态进行写实,多呈飞翔状,用戳印篦点的手法组合而成,已初具勾喙、鸡颈、羽冠、毛角大翅、高足和鱼尾的造型特征,灵动而繁缛,宛若飞鸣起舞天下太平的梦中灵鸟,与东晋郭璞注《尔雅·释鸟》,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额,龟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许。的描述已非常接近。可知高庙文化陶器上的凤鸟是千百年后凤鸟艺术范式的肇始。



(观看展品上的凤鸟图案)


高庙文化陶器上的凤鸟图像千姿百态,且还常与太阳和獠牙兽面组合成二元复合图像,它不仅自己能背着太阳翔飞中天,而且还赋予獠牙兽()腾飞的神力,彰显了艺术家的浪漫情怀和无限想象,反映出高庙远古先民对神鸟凤凰的虔诚崇拜。


高庙文化图像,是目前所见史前时代图像种类最多样、构成最复杂、内涵最丰富、艺术水平最高,在全国范围内是首屈一指。以白陶为指征的文化因素从沅水山地起源、向外传播,逐步扩散影响到岭南桂江流域至环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以及汉中盆地、山东半岛和淮河以南的大半个中国。


大美怀化宝贝多。一路上,江苏泰州日报社的严勇对怀化连连点赞,希望此次调研之行充满发现。



(采访团成员正在拍摄展品)


采访调研后,他欣喜地告诉记者:“我感觉高庙文化特别惊艳,一是我看到的生态环境最好,最接近原来真实地貌的地方;二是出土品种多,意义不同凡响,其中7800年前的碳化稻谷粒,白陶罐等艺术表现力,以及大量堆积的螺壳都令人眼前一亮。


这对我今后的创作很有帮助,拓宽了我的思路与眼界,提供了灵感与来源,非常感谢这次采访调研,有机会看到这么丰富多彩的文化。他说,回去后准备写一些散文记录此行。


从陶到瓷,沅水见证千年窑火传承不绝;雪峰怀藏宝贵瓷土得天独厚。陶瓷艺术家们秉持匠心,将传统与现代共冶一炉,化泥为宝。既守望着古老技艺的庄重典雅,又洋溢着现代审美的创新活力;演绎着传统与现代的录鸣协奏,或形神兼具,灵动飘逸,或釉彩斑斓、五光十色。


愿观者能于此领略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非遗传承的不息脉搏,沉醉于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之中。



(观看高庙下层展品)



7000多年前的稻谷颗粒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