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书式西湖:从“阅读第一区”看如何激活城区文化密码

新资讯 2025-8-10 17:48 钱江晚报 1 0

潮新闻客户端 丁珊 通讯员 谢雯艳 陈燕



阅见西湖


在杭州主城区的烟火巷陌间,马塍书苑交融着油墨香和市井气息,居民从菜市出来后拎着蔬果翻阅书报,孩童趴在绘本区咿咿呀呀;走入文三路小森林晓风书屋·茶书人文空间,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与苍翠欲滴的绿意交融,窗内上班族就着茶香,指尖在书页间跃动。


在西湖区,阅读正成为一种触手可及的诗意栖居。这一年来,阅见西湖、西湖遇见敦煌、西溪果麦书店等290个阅读空间陆续涌现,超过300场活动次第举办。书式生活已然成为杭城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这抹跃动的书香,恰是浙江20年持续推进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均等化、标准化深潜的注脚。作为杭州文化版图的核心区块,西湖区以打造阅读第一区的躬身实践,将全民阅读从口号落地为具体而微的生活,嵌入城市日常的毛细血管,成为新时代精神共富的有力回答。


西湖区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要点亮阅读经济,让书香浸润城市、文化惠及群众。西湖区如何塑造文化新现象?如何让阅读空间焕发生命力?阅读经济将如何激发?我们共读书香西湖全新的一页。


构筑新型阅读空间


深圳将最宝贵的地段给中心书城,杭州则将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留给了书店。前不久,香港、澳门、深圳、杭州的四城学者围绕城市与阅读主题展开对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驻校作家胡洪侠如是说。


活动举办地阅见西湖,位于距西湖仅200米的城景交融处,是西湖区以空间变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典型切片。城市对多元化阅读空间的迫切需求,直接映射其文化生命力指数。作为省会文教重镇,西湖区坐拥浙大等46所高校院所,阅读人群规模大,求知欲望和文化自觉旺盛。


空间打开来,网络连起来。秉持系统思维,西湖区改造提升镇街特色阅读空间,并将邻里空间升级为集阅读、交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精神驿站以西湖图书馆为例,我们腾出300多平方米空间,新增数智阅读区等服务,阅读席位从320个增加到550个。西湖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年以来,290处空间、19.5万平方米,构建起书香网络,织就触手可及的“15分钟阅读圈


特色标志性空间成为街区流量入口。开在西溪湿地的一生的阅读计划西溪·果麦书店,犹如一座岛屿悬浮于水面,偌大的落地窗将白云、绿树框成一幅流动的画卷,读者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转角遇到的蔡志忠美术馆,则将大漫画家的洒脱与睿智藏于其间,信步间可感受幽默与哲思。从即将开业的种地吧后陡门麦香书局,到西湖遇见敦煌的丝路书香,这些独具匠心的阅读空间,宛若星罗棋布的文化明珠,串联动线、导引流量,成为人人可亲可感可享的精神文化客厅。



小朋友走入蔡志忠美术馆


嵌入商圈、菜市、酒店的个性化空间让阅读随处可及。走入西溪湿地旁的庐境酒店,柿子元素始终贯穿始终,临窗设置的观景阅读区尽享湿地风光。这个将阅读与在地文化融合的阅读驿站,既强化了品牌特色,也提升了游客住宿体验的文化附加值;而在文二菜市旁的称心小筑中,以为主题的多功能、社区化共享平台,超越传统书店概念,为更广泛居民和顾客服务,也让阅读嵌入市民日常生活的高频场景。通过这样的跨界融合,西湖区在酒店、银行、商业楼宇、旅游景区打造了30家书香空间。


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注脚


产业筑基、文化铸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杭州深谙此道,早在2007年就着力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


如今,西湖区全力打造的活力品质城区,正是这一理念的创新和深化。在这里,品质既体现在现代化基础设施等硬实力上,也彰显于精神文化供给等软实力中,通过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深化城市内涵式发展。而这,将是新时代城市进阶的必由之路。


在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供给中,阅读具备滋养心灵、凝聚共识的独特作用,成为提升城区软实力的关键抓手。因此,释放阅读空间的活力显得尤为重要。西湖区给出的破题之道是:构建一个完整且富有活力的阅读生态。



西湖遇见敦煌书香艺术空间,遇见大家系列活动上演 西湖文旅集团供图


具体推进中,形成“1+N+1”的阅读推广格局。第一个“1”,就是以阅西湖为总品牌,“N”就是联动镇街打造翠阅、西溪悦读荟、阅古荡荡、云朵书市等阅读子品牌,最后一个“1”是组建西湖阅读联盟,有效统筹文化企业、实体书店、民间读书会等各类资源,推进阅西湖进农村、社区、企业、菜市等,让阅读的种子在全域蓬勃生长。从名家讲座到公益共读,从数字阅读到非遗体验,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个体的精神家园,更成为城市文化的生动实践。


一场场高品质文化活动犹如流动的盛宴。今年,在杭州文三路上的西湖遇见敦煌书香艺术空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刘进宝关于敦煌的深度对谈座无虚席,甚至后排也站满了人。像这样的遇见大家文化讲坛,是该空间的金字招牌,已邀请常沙娜、马子恺、张静等10余位名家开讲,打造家门口的文化粮仓。除此之外,白岩松在阅见西湖开讲,麦家和倪萍在西溪湿地对话……50余位文化名人的持续入驻,为西湖区阅读生态注入鲜活力量,构建起名家引领、全民共读的生动图景。


阅读的深层意义,在于塑造城市的精神品格。深圳以25年的坚持打造读书月,上海书展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全民阅读盛会,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在阅读中探寻城市的人文内核。西湖区向来注重全民阅读,2015年西湖区委宣传部就和咪咕数媒共同创办中国数字阅读大会,连续举办了七届,2022年被吸纳并入到全民阅读大会。


每年423世界读书日,西湖区推出西溪宋读汇’‘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星空朗读字里行间的畅想等系列重磅活动。今年开始,西湖区更是将每月23日定为西湖读书日,通过西湖阅读联盟轮值机制,以‘23读书,爱上读书为主题,在书房、园区、菜市、商圈等开展沉浸式阅读、名家分享、快闪阅读、文学书展等系列活动,让阅读成为市民生活的固定仪式。西湖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西湖读书日首场活动在留下1129宋式美学生活街区启幕 西湖区委宣传部供图


既有固定的仪式,也有润物无声的日常。阅读这件事正融入更多生活场景,在三墩老街,散步时拐进三墩咖啡,在一平米书架上挑一本书,咖啡与书香让更多人慢下来。灵隐街道西湖书房,顺丰小哥汪小杰在送件忙碌之余,会到书房里吹吹空调、喝口水,在这里读完了《太阳升起》《路过》等书。阅读的可及可近可亲,既在烟火气中涵养着城市文化气质,也推动着全民精神共富。


新消费经济的入口


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阅读第一区的打造,不仅为城市注入浓郁书香,更在探索阅读与经济融合的新路径中,让阅读+”成为消费转型升级新引擎。


前不久,省委提出要千方百计创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以优质供给创造消费新需求。紧接着,西湖区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聚力推进消费业态和模式创新,举措之一就是点亮阅读经济,打造以书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合业态。


阅读经济是典型的新业态新模式。走入阅见西湖,文化+消费+体验的多元魅力尽显:松阳的樢咖啡来到杭州,可以边捧咖啡边品读;网红品牌小梅屋内,国美毕业的严一芳打造着诗酒书美学空间,实现文化消费的场景升级。


我们通过定期举办摄影展、书店快闪、戏剧装置还原展等主题展览吸引客流、培育社群经济,并以文化空间为载体,联动图书销售、轻食消费、文创零售等多元业态,构建复合功能的阅读消费生态圈。阅见西湖主理人、晓风书屋创始人朱钰芳介绍。



走读西湖阅读护照


阅读++阅读,展现出强大的跨界融合力。在十字港阅读基地,上海游客李欢在阅读间隙扫码购票,从离基地只有几步远的码头登船,伴着摇橹船的欸乃声,缓缓驶入西溪湿地。贯通吃住行阅链条的无缝体验,实现了文化体验向经济价值的自然转换。


这个暑期,走读西湖阅读打卡活动点燃着人们的参与热情。西湖区精心收录30多处特色阅读空间,集合旅游景区、商业综合体、酒店等多元业态,市民、学生用阅读护照边打卡边游玩,在多条文化走读线路中阅游,通过阅读+文旅深度体验西湖文化。


与商圈、综合体等大块头不同,西湖区消费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是打造杭城街区式商业新典范。依托两镇六街区建设,不断涌现的城市阅读空间,犹如个个活跃的细胞,为城市有机更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比如,留下街道以1129宋式美学生活街区为载体,以阅读+”实现文化为核、产业为翼,成为杭州市民日最具品质体验点之一;再如,曙光路城市风情街区,阅享北山、明远书房等相互毗邻,串珠成链,成为文化消费的新磁场。


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共创,从基础到品质,从纸墨书香到数智漫游,一个阅读经济活跃、资源丰富、服务优良、氛围浓厚阅读第一区,已然成为杭州展现给世界的文化新名片。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