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收藏界的“潜力股”,送给有格调的人,这只梅瓶比奢侈品更打动人

新资讯 2025-8-16 20:34 财经时报 1 0

收藏市场上,人们总在追逐限量款奢侈品,却鲜少有人留意到一只梅瓶蕴含的价值。那些动辄百万的名牌包袋会随潮流褪色,而历经千年的梅瓶却在时光中愈发珍贵——它既是收藏界被低估的潜力股,更是送给有格调之人的最佳选择,其承载的文化分量,远比任何奢侈品都更能打动人心。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1879年正式迎来了第一批中国陶瓷。这一年,馆方向著名收藏家塞缪尔・普特南・艾佛利购入了超过1300件陶瓷,其中大部分是中国明清瓷器。


其中,多数梅瓶的来历来之不易,并受到全世界博物馆的尊崇: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将明永乐甜白釉梅瓶列为镇馆之宝,东京国立博物馆为元代龙泉窑梅瓶专门开辟中国陶瓷特别展区,圣彼得堡冬宫更是称其馆藏的北宋汝窑梅瓶价值堪比整个东方艺术展厅。为什么一只盛酒的瓶子,能让顶级博物馆如此痴迷?答案藏在梅瓶跨越千年的器型密码与文化基因里。


一、从装酒罐子到美学巅峰?梅瓶的逆袭藏着中国人的审美密码


在故宫博物院陶瓷馆的玻璃展柜里,北宋定窑白釉梅瓶与唐代三彩梅瓶隔空相望,前者线条纤细如仕女束腰,后者腹部浑圆似盛唐美人,却同样有着小口丰肩的鲜明特征。这种被陶瓷界称为黄金比例的器型,是中国人用千年时间淬炼出的审美结晶。



(明万历酱釉刻花梅瓶 故宫博物馆藏)


唐代的梅瓶还带着实用主义的粗犷。1972年陕西昭陵出土的唐三彩梅瓶,颈部粗短、底部厚重,瓶身刻有酒瓮二字,清晰表明它是盛装烧春酒的容器。当时的工匠在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密封性——小口配木塞可防酒气挥发,丰肩造型能增大储酒量,瘦底设计则方便单手提握,完全服务于以器载酒的功能需求。


真正让梅瓶完成实用到艺术蜕变的,是宋代文人的介入。宋徽宗赵佶在《宣和画谱》中亲自批注:梅瓶之美,在肩若凝脂,腹如满月,胫似玉立。他将书法中的瘦金体笔意融入瓷器曲线,使得宋代梅瓶的颈部如笔杆纤细,肩部似捺画舒展,腹部收束处暗藏提按转折的韵律。故宫藏北宋汝窑天青釉梅瓶,通高24.5厘米,宽高比恰好符合0.618的黄金分割,釉色如雨过天青云破处,开片纹路似蟹爪纹交错,将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推向极致。


元代工匠则赋予梅瓶雄浑大气的灵魂。景德镇窑的二元配方让胎体更坚韧,能支撑更大体量——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梅瓶高达44.1厘米,瓶身绘制的人物故事纹以肩部为、腹部为、胫部为转合,恰似一幅立体的叙事长卷。这种器型为画布,纹饰为笔墨的创想,让梅瓶成为中国陶瓷中唯一能讲故事的器型,也让它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上独树一帜。



(清康熙五彩蝴蝶纹梅瓶故宫博物馆藏)


二、皇帝送礼都爱它!梅瓶上的祝福密码,藏了千年还在传


伦敦大英博物馆的档案库里,藏着一份明代永乐年间的外交文书,记载着朱棣将一对青花梅瓶赏赐给波斯使团的往事。瓶身绘制的五谷丰登纹样与清平长乐字样,既是天朝气象的彰显,更是跨文化的祝福传递——这正是梅瓶超越艺术价值的文化魅力。


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梅瓶从来不是冰冷的器物。清代《清嘉录》详细记录了江南岁朝赠梅瓶的习俗:除夕这天,长辈会将盛满米酒的青花梅瓶赠予晚辈,谐音,喜乐之意,一只梅瓶便浓缩了对新年的全部期盼。苏州博物馆藏清代民窑青花梅瓶,瓶身绘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正是这种民间祝福的视觉呈现。


文人雅士则赋予梅瓶更细腻的情感表达。明代画家沈周在《赠梅瓶图》中题诗:青瓷盛酒寄相思,瘦影横斜月上时,记录了他以梅瓶赠友的往事。瓶中不仅有新酿的青梅酒,更有疏影横斜的诗意与君子之交的默契。这种将器物、酒、情感融为一体的智慧,让梅瓶的礼赠传统延续千年而不衰。



(清康熙天蓝釉凸耳梅瓶 故宫博物馆藏)


全球博物馆对梅瓶的争夺,实则是对这种文化密码的珍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其梅瓶展签上特意标注:这不仅是一件瓷器,更是理解中国人情感表达的钥匙。当西方观众为瓶身寒梅傲雪纹样驻足时,他们读懂的不仅是东方美学,更是中国人坚韧喜乐的生命态度。


三、博物馆的老古董火了!梅瓶悄悄走上现代人的餐桌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当代,这场始于故宫的审美对话并未终结。现代青梅酒品牌梅见以梅瓶致敬传统文化,其产品古树青梅酒选以梅瓶盛酒,传递东方梅见酒,风雅全世界的品牌愿景。梅见梅瓶复刻北宋汝官窑天青釉大梅瓶形制:小口微撇象征自谦,丰肩圆垂寓意担当,腹部浑圆如月,胫部修长至足外撇,宽高比接近黄金分割,稳重大气又不失灵动。纹样灵感源自明代永乐官窑白地青花与南宋吉州窑黑釉剔划梅纹,釉色乳白凝脂,青花晕散如墨画,融合官窑留白哲学与寒梅傲雪意象。



(梅见酒器 手工反青花梅瓶)


梅见梅瓶的外形设计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口小,小者自谦于世;肩阔,阔者可以担当天下重任;肚大,大者可容天下事;足空,空者可以容有不平而能脚踏实地。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的谦以修身、阔以任事的身份气度。


梅瓶之上,是一幅景德镇千年窑火淬炼出的东方精气神画卷。青花瓷匠人以古法反青花技艺手作梅瓶,化笔为刃,在瓶身上雕刻出古梅树的生命姿态,既有含苞待放的娇羞,亦有傲然盛开的烂漫,疏影横斜间,尽显凌寒独自开的坚韧与高洁,梅枝虬劲飘逸,俯转之间似有暗香浮动,氤氲出空灵深邃的意境。


每一只梅瓶皆由匠师全手工制作,独一无二,蓝白交融间尽显宋瓷风雅,叩之清越如磬,触手温润如玉,是不可复制的瓷艺孤品。


存梅之骨,酿者为上。梅见古树青梅酒甄选百年古树梅果,以原果原酿古法浸泡工艺续写东方酿造经典,在酒体的香气细腻度、层次鲜明度、醇厚持久度上产出更新鲜的体验。


将古树梅果与三年陈酿单一高粱酒入隆昌陶坛封藏2年,经由陶坛赋予酒体温润醇厚与独特的矿物气息;又经中国蒙古栎橡木桶陈化1年,由橡木桶为其增添深邃的焦糖香韵与优雅的木质芬芳。这六年时光的沉淀,使得时间的味道更加醇厚。


举杯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琥珀金晕染深绯红的酒色,荡漾着时光沉淀的印记。凛冽的古树青梅野韵与橡木桶赋予的东方檀香交织升腾,裹挟着山川岁月的厚重气息。前调的明亮酸度、中调的丰腴绵密、尾韵的深邃悠长。



(梅见酒器 手工反青花梅瓶)


观之琥珀流金,品之余韵悠长,三重境界里,藏着的是百年梅骨与山川岁月的私语。


梅见古树青梅酒,借由一尊复刻北宋形制、荟萃唐宋元三朝艺术精魂、由景德镇匠人古法手绘的梅瓶,完成了从饮品到文化载体的升华。这瓶酒,是可触摸的陶瓷史诗,自唐风宋韵中走来;是可凝望的文人画卷,冰梅水波间藏着诗情画意;更是可体悟的东方哲思,谦和、担当、包容、守正的气度,既以身份气度装下了百年梅骨,也以文化气韵藏住了人生真味。


真正有品味的人懂得,中秋的仪式感从不在表面的奢华,而在这份延续千年的文化传承里,这瓶有文化的酒,装着清平长乐的祝福,藏着以器载情的老讲究,恰是中秋最动人的心意。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