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七星关区是贵州的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期所产制的“太极茶”就已成为中国名优茶叶,列为“贡茶”。近年来,在广州市天河区和毕节市七星关区的结对帮扶下,当地古树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实现产业带动4000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七星关古树茶产业从“小、散、弱”向“集、聚、强”转变目标。 品牌是七星关古树茶产品核心价值的体现,是市场拓展的必要前提。天河区和七星关区以“东部市场 西部基地”的模式,持续打响古树茶品牌,两区形成工作合力,通过“线上 线下”双驱动,多渠道、多方式提升太极古树茶知名度、影响力。协同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依托“中国古茶树之乡”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七星太极古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七星关区亮岩镇茶叶种植基地也被认证为绿色食品种植基地。 七星关区2025年太极古茶品牌文化推广季 多年来,天河区连续投入340万元,助力七星关区成功举办了多届由央媒农业农村频道主持的贵州毕节七星关太极古茶文化推广季活动,并在广州举办“太极古茶·黔韵粤香”品牌推介会;在国内知名找找茶品牌网(广州)的乡村振兴栏目设立专区进行品牌宣传,通过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线上大力宣传和全面推介“七星关太极古茶”,助力七星关茶叶“出山入湾”,销售范围涵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余个省市。 争取到广州市工商联投入350万元打造线下体验馆。其中2024年投入250万元用于建立毕节首家粤黔协作·贵州省茶叶博物馆毕节馆,自开馆以来参观人数累计达7万人次;2025年投入100万元在广州市人流量聚集的珠江新城商圈建立广州太极古树茶体验店,在广州消费帮扶馆设立“贵州太极古茶”专柜。 2025年天河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720万元用于七星关区茶场土壤改造、提质和重点宣传推广,扩大产品区域影响力,为七星关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圣 编辑 邓钺洁 二审 梁圣 三审 刘皓 |
10月15日,秋意渐浓,阳光正好。西咸新区残联组织近60名重
百年永安英伦艺境展启航,部分品牌下一站挪入进博会 当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