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原创、上海出品”的电视剧《繁花》上映,引发阵阵好评。剧中胡歌饰演的阿宝和马伊琍饰演的玲子,撑伞从放生桥走下的镜头,让多少影迷竞相前来,打卡这如诗如画的千年古镇! 有诗云,“长桥驾彩虹,往来便市井。日中交易还,斜阳乱人影”。朱家角放生桥为上海地区现存最大最长的石拱桥,跨于漕港上,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慈门寺僧性潮募建,清嘉庆十七年(1812)重建,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古镇上的一个标志性古建筑,已被录入《上海之最》《江南胜迹》《中国名胜词典》,称为“沪上第一桥”。踏上这历史悠久的放生桥,便是一场穿越古今、隔空千年的对话。 临河而行,忽闻丝竹。风炉炖水、一碗阿婆茶、一盘小点心……好茶好景好惬意。阿婆茶楼临河滨水,“回”字形楼身,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典型明清建筑。临窗而坐,赏一曲特色评弹,品上一壶茗茶,偷得浮生半日闲。打卡朱家角阿婆茶楼,随手一拍都是风景。 步过石桥,忽见一园。课植园位于朱家角古镇西井街111号,始建于1912年,历时15年方才落成,是朱家角乃至青浦区内最大的庄园式私家花园。“雅致装庭宇。黄花开淡泞。细香明艳尽天与。”课植园清新不落俗套,白墙青瓦,,连续的拱门和曲径通幽回廊,层台累榭,让人心神荡漾。换上一套汉服,穿梭于楼台亭阁间,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 走过青石板,信会朱家角。始建于1903年的朱家角大清邮局是华东地区保留下来的唯一的大清邮局旧址,至今已有120年历史,邮局门外的清代铜制铸龙邮筒记载着岁月沧桑,至今还发挥着作用,为亲友邮寄一封书信,送去美丽好心情。 最后,走进沪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体验一番“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的繁华与热闹,走回最初的起点,打卡朱家角的百年银杏,驻足树下,静静聆听,听听那百年的声音,诉说朱家角的千年传说。《新中国》是陆士谔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书中写道的“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地铁”“跨江大桥”等均一一实现,此时的你不妨坐下来与“陆士谔”促膝长谈,说说那《新中国》中的梦变成的现实。 |
在西海岸新区,藏马山通过与微短剧的碰撞,正发生着一连串
泉州网4月14日讯 (融媒体记者张雯 通讯员林艺颖 林钊恩)